[实用新型]高强度纤维材料自锁式锚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08128.4 | 申请日: | 201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周长东;厉春龙;朱万旭;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C5/18;E04G23/02;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毛燕生 |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纤维 材料 锚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纤维材料自锁式锚固装置,可以用来加固筒仓、水塔、冷却塔、烟囱、储气罐以及储油罐等圆形结构,或受压圆形桥墩、圆柱等圆形混凝土构件,属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等结构加固领域。
背景技术
FRP(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具有耐腐蚀性能好、抗疲劳、可设计性好等特点,特别是具有质量轻而抗拉强度极高的优良特性,使其成为加固补强各种形式结构的理想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高强纤维布受拉时轻质高强的特点,取得理想的加固效果,对高强纤维布主动施加预拉应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但是,在应用高强纤维布为工程结构的加固补强时,锚具内受到较高应力,层间剪切强度是靠较弱的树脂来承担,所以加固效果受到锚固装置的制约。而目前市场上可靠成熟的锚具装置还很少,夹持效果往往不理想,不便于在工程结构中普遍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纤维材料自锁式锚固装置,其构造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能快速便捷地对已有结构进行加固补强,以提高其承载能力、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装置包括锚头、螺杆、螺母和包裹在被加固构件表面的高强纤维布,所述高强纤维布的强度不小于1000MPA。所述锚头为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纤维布的两端,两个锚头通过螺杆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锚头由对称的两半组成,两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为一体,锚头的两个端部为方形,中间部分为圆柱形。
所述纤维布为一层受力方式,纤维布的端部夹紧在锚头的两半之间并在锚头的中部缠绕,在锚头和纤维布之间涂有胶;或者在纤维布的两端分别用胶粘合形成两个布圈,两个锚头分别放置在两个布圈内。
所述纤维布为两层受力方式,将纤维布的两端用胶粘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布圈,两个锚头同时放在纤维布的布圈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构造简单、受力合理、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此锚固装置安装在被加固结构(构件)表面之后,随着连接两锚头的螺杆上螺母的旋紧,高强纤维布中的拉应力逐渐增大,直至达到其张拉控制应力。连接两锚头的螺母与螺杆共同作用张紧了高强纤维布,有自锁的效果。在实际工程中适应性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头的侧视图(沿图1中螺栓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头的侧视图(与图1中螺栓方向正交);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受力螺栓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单层纤维布受力方式时的自锁式纤维布加固体系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双层纤维布受力方式时的自锁式纤维布加固体系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锚头,2-螺杆,3-螺母,4-高强纤维布,5-预应力螺栓孔,6-锚具安装孔,7-圆形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连接两锚头的螺母与螺杆共同作用张紧了高强纤维布,有自锁的效果。
锚头的材质为钢材或合金,两只锚头与高强纤维布在端部连接,用螺杆连接两个锚头,旋紧螺杆上的螺母,使系统形成一个自锁式的锚固装置。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81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薄膜印刷机加热装置
- 下一篇:双保险负压消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