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型机油烟净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7173.8 | 申请日: | 2011-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0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钱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保丽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3C3/014 | 分类号: | B03C3/014;D06C7/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型 机油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型机油烟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定型机是一种纺织印染机械,通过热油、热蒸汽、燃气、电等方式把烘房中的空气加热,由循环风机把热风抽出通过上下喷嘴喷向织物表面。烘房中产生的废气排入大气。废气通常温度都很高,且含有油烟、蜡、水蒸气、挥发性成分以及灰尘、线毛等,直接排入大气,既浪费了很多热量,又污染了环境,需对其进行余热回收和净化。
目前,常用的定型机油烟净化装置多为高压静电净化设备,是从大型静电除尘器演变而来的,其原理为:利用静电场中的电晕放电,使烟气中的尘粒带上电荷,借助静电场中的库仑力把这些带电荷的尘粒分离后捕捉于集尘板上。其缺点为:由于高温油烟在通过静电场之前没有进行冷却,其比电阻超出,导致净化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净化效率高、节能环保的定型机油烟净化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定型机油烟净化装置,它包括进风口、与进风口的一端相连通的余热回收器、一端与余热回收器的另一端相连通的静电场、与静电场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出风口,余热回收器设有相互隔离但相邻、进行热交换的高温废气通道和新风通道,高温废气通道的一端与进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静电场相连通,在进风口的同一侧设有与新风通道的一端相连通的新风出口,在静电场的同一侧设有与新风通道的另一端相连通的新风进口。
优选地,新风出口与定型机的烘房相连通。
更优地,余热回收器具有若干可拆卸的换热模块,每个换热模块具有高温废气通道和新风通道。
优选地,静电场为蜂窝电场。
优选地,静电场为双区板线电场。
更优地,静电场包括蜂窝电场和双区板线电场,蜂窝电场的一端与余热回收器相连通,另一端与双区板线电场的一端相连通,双区板线电场的另一端与出风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进风口设有对高温工业废气进行雾化加湿处理的雾化器。
更近一步地,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设有防火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定型机油烟净化装置将静电场与余热回收器结合,高温工业废气先经过余热回收器再经过静电场,使得废气中的汽化的油经过冷却后变成液态,有利于油烟的收集,同时使得废气中的水蒸气冷却液化,增加油烟气的比电阻,从而提升了静电场的净化效果;另外,余热回收器的废气进口与新风出口设置在同一侧,废气出口与新风进口设置在同一侧,新风与高温废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热交换方式采用逆流交换,可以在废气进口处和废气出口处分别进行两次热交换,较之传统的整个过程只能进行一次热交换的顺流交换方式效率明显提高,通过热交换升温后的新风送入定型机的烘房,减少了烘房加热的时间,节能环保,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器的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A剖视图。
以上附图中:10、进风口;20、余热回收器;30、静电场;40、出风口;50、送风机;60、水冷装置。
其中:201、换热模块;21、高温废气通道;22、新风通道;23、新风进口;24、新风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定型机油烟净化装置,包括进风口10、与进风口10的一端相连通的余热回收器20、一端与余热回收器20的另一端相连通的静电场30、与静电场30的另一端相连通的出风口40。余热回收器20设有相互隔离但相邻、进行热交换的高温废气通道21和新风通道22,高温废气通道21的一端与进风口10相连通,另一端与静电场30相连通,在进风口10的同一侧设有与新风通道22的一端相连通的新风出口24,在静电场30的同一侧设有与新风通道22的另一端相连通的新风进口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保丽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保丽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71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电机振动按摩鞋
- 下一篇:检测磺胺二甲基嘧啶的免疫胶体金试剂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