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智能组件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6716.4 | 申请日: | 201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伟;朱松林;董国伦;张劲;何云良;乐全明;朱炳铨;段勇刚;王海刚;冯亚东;王松;黄晓明;汪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金华电业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 | 分类号: | H02B1/30;H02B1/32;H02B1/5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3100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智能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智能组件柜。
背景技术
传统变电站内,由于屏柜与屏柜之间需要依靠电缆交换信息,因此控制保护屏柜一般集中安装在小室内。随着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站内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设备之间交换的信息量大大提高,信息的交换方式不再依赖电缆,而是通过通讯方式实现,使得原有的屏柜集中安装的方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局限性。首先,用于安装屏柜的小室需要占用变电站相当一部分面积。对于新建变电站而言,可以通过前期的规划解决,但对于改造的变电站而言,除了需要增加投资外,场地问题有时是一个难以克服的因素。其次,屏柜集中安装将会极大的增加电缆和光缆的使用量,增加变电站的投资成本,也不符合智能变电站低碳的要求。再次,屏柜集中安装将会导致大量长电缆的使用。长电缆抗干扰的能力较差、故障几率高,而且增加了检修维护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变电站智能组件柜,该智能组件柜面向对象设计,柜内安装用于保护、测控、在线检测等功能的智能组件,柜体采用户外安装的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变电站智能组件柜,组件柜柜体由设备仓、温控仓和端子仓三部分组成,设备仓位于智能组件柜柜内前部,温控仓位于柜内后部,端子仓位于柜体内一侧(具体那一侧根据现场情况调整)。设备列同温控设备之间以及端子仓内端子排之间间距不应小于75mm。设备仓用来安装变电站和智能组件及相关的附件;温控仓内安装热交换器,用来调节组件柜内的运行温度;端子仓内安装接线端子排,用于取代传统的端子箱。
组件柜柜体设有前门、后门、侧门共三个门,门的安装方式采用外开式,三个柜门、屏柜的侧壁以及顶盖均采用双层结构设计,使屏柜的防护等级达到IP55。这种烟道式双层结构的设计方案在提高屏柜防护等级的同时,能有效控制柜内的环境温度。
屏柜散热有温控仓内的热交换完成。热交换器采用“背包”式安装在柜体的温控仓仓门上。根据热交换器的结构要求,在屏柜温控仓仓门上设有通风孔。当热交换器工作时,可将柜内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差控制在5℃以内。
端子仓的位置可以根据变电站现场的要求设计为左侧或右侧,或者通过改变屏柜的尺寸取消端子仓。取消端子仓的同时取消相应的端子仓侧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满足智能化变电站智能组件户外安装的需求,减小控制保护小室的占地面积。
2、 采用本实用新型能极大地减少现场电缆及光缆的使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降低长电缆带来的信号干扰,降低电缆故障率,增强可维护性。
3、 本实用新型结构灵活实用,安装方便。为面积紧张的老旧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提供了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柜体结构俯视图。
顶盖1、柜体2、底座3、设备仓11、温控仓12、端子仓13、前门4、后门5、侧门6、热交换器7、电缆、光缆通道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中该智能组件柜由顶盖1、柜体2以及底座3三部分组成。顶盖采用双层结构,为了有效防止雨水,其垂直投影面积大于柜体的垂直投影面积。盖顶采用斜面设计,可以有效疏导雨水。
图2是智能组件柜的俯视图,其内部空间由设备仓11、温控仓12、端子仓13三部分组成。设备仓位于柜内前部,温控仓位于柜内后部,端子仓位于柜内侧面。为了保证温控仓内热交换器的工作效率,设备仓内的安装设备与热交换器保留至少留75mm的散热通道。智能组件柜设计有前门4、后门5、侧门6三个单开门分别对应于设备仓11、温控仓12、端子仓13三个仓室的开门,且均采用双层结构。门上的密封材料采用一次成型的工艺,密封效果好。温控仓12仓门的后面安装热交换器7,采用“背包式”的安装方式,在后面上开通风孔。屏柜底部设有电缆、光缆通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金华电业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金华电业局;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67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流开关柜的自动防护机构
- 下一篇:一种液压式验电手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