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铸件表面气孔的精铸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5731.7 | 申请日: | 2011-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年玉;刘勇;王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 地址: | 2372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铸件 表面 气孔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精铸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消除铸件表面气孔的精铸结构。
背景技术:
精密铸钢件表面气孔一直以来困扰精铸行业,调查发现气孔大多富集在进水口附近,产生气孔原因多方面,但与进水口的设置关系密切。精密铸造钢液进入铸件型腔只有一个进水口,整组型壳所需钢液全部从一处进入,铸件进水口处在浇注过程中处于充满状态,钢液中所含微量的渣气在此部位不断被收集,相当于起了过滤器的副作用。单个进水口时其它冒口的钢液是从铸件流向冒口的,而多点引入工艺钢液从多个冒口流向铸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种消除铸件表面气孔的精铸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除铸件表面气孔的精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位于顶部的直浇口,直浇口下方连通有横浇道,横浇道上连通有冒口,冒口上连通有内浇口,内浇口通向铸件的不同部位。
操作时,将钢液从直浇口处充入,充入后的钢液顺着不同的内浇口流入型腔内。由于每个内浇口分别通向型腔内不同部位,所以,将钢液渣气由集中变成分散,减少了铸件部分渣气,大量的渣气留在冒口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得钢液从多个内浇口流向型腔内,避免在铸件上出现气孔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消除铸件表面气孔的精铸结构,包括有位于顶部的直浇口1,直浇口1下方连通有横浇道2,横浇道2上连通有冒口3,冒口3上连通有内浇口4,内浇口4通向铸件5的不同部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7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坯结晶器漩涡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半模全铸立浇式铸造单面模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