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故障相经阻抗接地消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5711.X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6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铧楷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故障 阻抗 接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弧过电压保护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中性点非接地的三线制系统单相弧光接地消弧过电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我国电力供电系统中,中性点非接地的三线制系统由于投资、运行经济,被广泛采用;但是当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弧光的燃烧熄灭再燃烧再熄灭如此循环,造成系统的电荷重新分布和积累产生过电压,也就是常说的“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极易引起电气设备内绝缘的损伤或击穿引发其他事故,造成重大事故。
85%以上的中性点非接地的三线制系统事故,是由单相弧光接地产生及其引起,解决了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就等于解决了85%以上的事故概率。
要解决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就要解决弧光的燃烧熄灭再燃烧再熄灭,也就是说弧光熄灭后不再重然一一消弧。
在架空线路时代,人们采用消弧线圈,其工作原理是:流过故障点的工频电感电流和工频电容电流相位差180度的特性,两种电流叠加使流经故障点的总电流趋于0,弧光不能维系燃烧而熄灭,故障点周围的绝缘介质“空气”得以补充新鲜空气,从而故障点的绝缘强度能够恢复到正常的绝缘强度,故障点对地电压的恢复不能使故障点的绝缘再次击穿,系统恢复到正常运行。几十年来消弧线圈为电力系统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在有电缆线路的组成的供电系统中,电缆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时,消弧线圈却无法消弧保障系统供电的连续性。这是因为电缆线路一旦击穿,故障点的绝缘强度几乎为0,故障点的绝缘不能再恢复到正常的绝缘水平,弧光熄灭后故障点对地电压的恢复会使故障点的绝缘再次击穿,系统不能恢复正常运行。
由于消弧线圈在电缆线路中不能发挥消弧的作用,人们不得不选择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加大流经故障点电流使保护启动跳开故障线路(故障扩大法),以牺牲供电可靠性(连续供电)为代价来换取系统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针对电缆线路也适宜于架空线路的故障相经阻抗接地消弧装置,在发生单相弧光接地故障时,保障供电系统继续供电,防止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及故障转化为事故,使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在被保护母线A、B、C与地之间设置保护支路,所述保护支路由保护支路熔丝RD2、三相分相合闸开关FXKG和阻抗Z依次串联构成,并以阻抗Z接地;设置信号检测支路,所述信号检测支路采用三相电压信号传感器CGQ,其电压检测信号经控制器PKQ作为合闸控制信号输入至三相分相合闸开关FXKG,在三相电压信号传感器CGQ的输入端串联有检测支路熔丝RD1。
消弧的实质问题是故障点的绝缘强度与故障相对地电压关系问题,如果把故障点的对地电压限制在故障点击穿后的绝缘强度允许的值以下,故障点的绝缘就不会再次击穿,弧光就不会重然,从而防止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及故障转化为事故,保障供电系统继续供电,使供电系统安全运行。
本实用新型为故障相经阻抗接地,即在故障相投入阻抗Z,阻抗Z使得:流经阻抗Z的电流产生的故障相对地电压使故障点的对地电压小于故障点的绝缘强度。当单相弧光接地故障发生时,由检测支路中的控制器接收电压检测信号传感器所测得的信号,判别故障及故障相,并向故障相的对应相开关发出合闸命令,同时在故障相投入阻抗Z。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因阻抗Z的设置,使得:
a、如果相间短路电流过大,会造成保护支路RD2不能正常开断,而阻抗Z的投入,可以降低因非正常原因引起的相间短路电流值,使熔丝RD2能够正常开断。
b、在故障相投入阻抗Z时,流经故障点的电流会转移到经阻抗Z流回系统,由于阻抗z阻值的存在,大大降低电流转移对系统的冲击。
2、本实用新型既针对电缆线路也适用于架空线路,其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a)、图2(b)、图2(c)为本实用新型三种形式电压信号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两种形式三相分相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在被保护母线A、B、C与地之间设置保护支路,保护支路由保护支路熔丝RD2、三相分相合闸开关FXKG和阻抗Z依次串联构成,并以阻抗Z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铧楷电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铧楷电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