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并联间隙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5698.8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铧楷电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联 间隙 组合式 过电压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电压保护器,更具体地说是应用在电力系统中,以氧化锌为保护器件的过电压保护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设备日益增多,经常有过电压侵入电力系统损坏电器设备。常规避雷器保护了电力系统受雷击产生的相对地过电压,但不能保护相间过电压,时有发生过电压损害电器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以氧化锌为保护支路的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已经得到应用,有效限制了雷击过电压和相间过电压。但是氧化锌在大电流冲击下的残压很高,超过设备绝缘耐受值发生设备击穿损坏电器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带并联间隙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解决氧化锌的高残压问题,提高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以氧化锌或以氧化锌串联间隙为保护支路,由多条保护支路构成具有中点的组合式结构,所述多条保护支路包括自中点分别接A、B、C相的各相线保护支路和自中点接地的接地保护支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所述接地保护支路和/或各相线保护支路 设置为带并联间隙的保护支路RF,所述带并联间隙的保护支路RF是由串联设置的第一阀片R1和第二阀片R2构成所述氧化锌R,在其第二阀片R2上设置并联间隙F。
内部过电压产生的冲击电流一般不会超过5KA;只有雷击电流从几千安到上百千安,才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因此解决残压过高超过设备绝缘值,就是解决雷击情况下的大电流冲击残压过高,内部过电压不会造成残压过高。
本实用新型是在保护支路中,针对部分氧化锌阀片设置并联间隙,一旦残压超过其容许值,并联间隙形成放电,短接这一部分氧化锌阀片,保护支路上的残压值仅仅取决于其余部分的氧化锌阀片,因而残压值大大降低。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110KV以上超高压系统、3~66KV中压系统,以及低压供电系统。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等效图。
图2(a)、图2(b)、图2(c)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110KV以上超高压系统中结构示意图。
图3(a)、图3(b)、图3(c)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3~66KV中压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图4(b)、图4(c)、图4(d)、图4(e)、图4(f)为本实用新型应用在低压供电系统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a)所示,设置带并联间隙的保护支路RF。
如图1(b)所示,具体结构是由串联设置的第一阀片R1和第二阀片R2构成保护支路中的氧化锌R,间隙F并联设置在其第二阀片R2上。正常情况下,在保护支路中,由第一阀片R1和第二阀片R2共同承担工作电压,可以将泄漏电流限制残压到足够低的数值;而在遇到冲击放电电流过大、残压超过应有的保护水平时,并联间隙F放电短接第二阀片R2,残压将仅由第一阀片R1所决定。
实施例1:本实施例适用于110KV以上的超高压系统。
110KV以上超高压系统为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健全相上电压升高不大于1.4倍,且继电保护会启动跳开故障线路;不像中性点非直接地系统在单相接地时系统继续运行,健全相电压升高超过线电压。因此,不存在持续运行电压、1mA参考电压、冲击残压难以匹配的难题,故无需在组合式过电压保护器每条保护支路上装设串联间隙,以更好地发挥氧化锌的优势。
图2(a)适用于大雷电流幅值概率低的地区,可减少造价。该保护器具有四条保护支路,各条保护支路具有共接的中点,四条保护支路分别是:自中点分别接A、B、C相的各相线保护支路和自中点接地的接地保护支路,对于大雷电流幅值概率低的地区,只需要在接地保护支路中采用带并联间隙的保护支路RF4。
图2(b)和图2(c)均适用于大雷电流幅值概率高的地区。在图2(b)中,四条保护支路都采用带并联间隙的保护支路,包括RF1、RF2、RF3和RF4。如图2(c)所示是在三条相线保护支路中分别采用带并联间隙保护支路,包括RF1、RF2和RF3。
实施例2:本实施例适用于3~66KV中压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铧楷电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铧楷电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6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铁牺牲混凝土
- 下一篇:用铁选碎屑替代天然砂配制混凝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