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能利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5354.7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6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毅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72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能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热能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每年可开发利用地热水总量约六十八点四五亿立方米,在可供开采利用的深度范围内,既有广泛分布的中低温地热,又有能够直接发电的高温地热。中低温地热资源主要用于非电直接利用,如供暖、制冷、水产养殖、旅游疗养等。地热资源的利用,可以减少常规能源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地热利用方法有两种:(1)通过深井泵,将地下热水(汽)输送到用热设施,直接或间接的利用。此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付出电能获取地下热能;同时长期过度的抽取地下热水(汽)引起地质改变;动力设备维护费用较高;(2)利用热管技术输送地热并加以利用,此法的不足是受热管制造技术的制约,输送距离有限;另外较大的投资也使得热管技术在地热利用方面的普及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热能利用装置,它能将非水溶性气体通过压力输送到地下,与地热水以鼓泡式方式充分接触,经净化处理后加以利用,装置中采取换热式分布器,提高了热利用率,并且可以收集、传递和有效利用地热能,同时耗能低,不污染环境,不改变地下水流系统结构。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空气压缩机1、流量调节阀2、管道3、换热式分布器4和吸附器5,空气压缩机1通过管道3与地热井底部的换热式分布器4连接,管道3的上端前侧设有流量调节阀2,吸附器5的下端口设置在地热井的内部上端。
所述的吸附器5内装有吸附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1)压缩输送,空气经压缩机1加压后通过流量调节阀2和管道3注入地热井;(2)预热鼓泡,压缩空气通过置于地热井底部的换热式分布器预热后从喷嘴处喷出,并以鼓泡的方式实现与地热水间的全接触热交换;(3)分离净化热空气在压力推动下,通过装有吸附剂的吸附器5,脱除H2S等杂质并完成分离净化。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能将非水溶性气体通过压力输送到地下,与地热水以鼓泡式方式充分接触,经净化处理后加以利用。装置中采取换热式分布器,提高了热利用率,它不仅可以用于收集、传递和有效利用地热能,同时具有能耗低,无环境污染,不改变地下水流系统结构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空气压缩机1、流量调节阀2、管道3、换热式分布器4和吸附器5,空气压缩机1通过管道3与地热井底部的换热式分布器4连接,管道3的上端前侧设有流量调节阀2,吸附器5的下端口设置在地热井的内部上端。
所述的吸附器5内装有吸附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为:(1)压缩输送,空气经压缩机1加压后通过流量调节阀2和管道3注入地热井;(2)预热鼓泡,压缩空气通过置于地热井底部的换热式分布器预热后从喷嘴处喷出,并以鼓泡的方式实现与地热水间的全接触热交换;(3)分离净化热空气在压力推动下,通过装有吸附剂的吸附器5,脱除H2S等杂质并完成分离净化。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将非水溶性气体通过压力输送到地下,与地热水以鼓泡式方式充分接触,经净化处理后加以利用,装置中采取换热式分布器,提高了热利用率,并且可以收集、传递和有效利用地热能,同时耗能低,不污染环境,不改变地下水流系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毅,未经徐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3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