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柴油机进气加湿实验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5257.8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9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韩锐;李宏刚;杨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5/04 | 分类号: | G01M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加湿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的进气加湿减排的实验装置,具体地说,是关于柴油机的超声波雾化进气加湿减排NOx的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内燃机燃油掺水减排的常用方法有燃油乳化、燃烧室直接喷水、进气空气增湿三种。
燃油乳化属于静态乳化技术,乳化后的燃油虽然燃油经济性很好,但其制备过程往往造价很高;采用向燃烧室直接喷水通常要对内燃机的构造作比较大的改动,而且喷水量、水的雾化效果都不够理想;进气空气增湿是在空气进入进气管前即对空气进行加湿,这样内燃机的结构不需要改动,同时,可以在机外针对不同工况实现不同加水量的控制,实现良好的NOx减排效果。
现有的进气加湿装置多采用水泵结合流量计来控制加湿的量和工质质量,这类方法的水量控制和工质的雾化效果都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进气加湿方法的水量控制和工质雾化效果不理想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多头超声波雾化进气加湿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柴油机进气加湿实验装置由三个腔室组成,分别为浮子室、水汽发生室和缓冲室,其中浮子室和水汽发生室底部以小孔相连。浮子室中安装可上下自由调节的浮子阀,且在其上部设置导流板;水汽发生室所消耗的水汽通过水汽发生室和浮子室底部的小孔来补给,浮子室的水由外设补水装置通过浮子阀补充,以保持水汽发生室内雾化头所要求液面高度;发动机的进气管直接安装在缓冲室一侧。
在水汽发生室中安放着若干个超声波雾化头,各雾化头分别设有独立开关,由外接的直流电源控制。柴油机工作时,进入柴油机的水蒸气量可以通过调整水汽发生室中超声波雾化头的数量和雾化头的规格来控制工质的加湿程度。在水汽发生室的上部还设置了阻溅板,以防止进气负压抽带走雾化水柱飞溅起来的液态水滴。空气从浮子室上方的玻璃盖板和箱体的缝隙进入,经浮子室上部的导流板缓和流动到水汽发生室上部,依靠进气负压带走水汽发生室产生的水蒸气,经缓冲室缓冲后由管道进入柴油机进气管。柴油机进气加湿实验装置整体布置于透明的箱体中便于随时观察工作情况。
此外,此装置还可以针对不同功率发动机通过更换雾化头的方法来调整进气的加湿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超声波雾化水的效果远好于水泵结合流量计的方法控制的工质加湿质量,同时,透过对雾化头独立开关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雾化水量的精确计量。
附图说明
图1柴油机进气加湿实验装置结构主视图。图2柴油机进气加湿实验装置结构俯视图。
图中1.进气导流板,2.阻溅板,3.玻璃盖板,4.柴油机进气管,5.箱体,6.缓冲室,7.雾化头支架,8.水汽发生室,9.超声波雾化头,10.浮子室,11.浮子阀,12.进水管,13.水箱,14.24V直流电源,15.分路开关,16.电线。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发动机试验拟加入的最大加水量来确定雾化头的数量及规格。具体实验时,根据需要来调整雾化头的工作数量。雾化头的工作状态由单路电源开关控制。结合图1和图2对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进气导流板1固连于箱体5,玻璃盖板3覆盖在箱体5顶部,阻溅板2和浮子阀11过支架固连于箱体侧面,雾化头9通过雾化头支架7固定于水汽发生室底部,雾化头9各电源线16通过分路开关15连接于24V直流电源14上,分路开关15可单独控制每个雾化头的工作状态。
柴油发动机工作时产生进气负压,将外部空气通过玻璃盖板3和箱体5的空隙吸入箱体5,经过进气导流板1导流后平缓流动到水汽发生室8上部,带走超声波雾化头9产生的水汽,经缓冲室6缓冲后已经被均匀、充分加湿的工质直接通过管道进入柴油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