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的缺相指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5070.8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林;龚明才;金灵满;陈兴兵;汪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温州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4 | 分类号: | H01H71/04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吕晋英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指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断路器的缺相指示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作为一种电路过载保护装置,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目前,市场及资料上断路器的种类繁多,具有三相、四相等不同型号的断路器。然而对于相数较多断路器在缺相过程中,现有断路器还不具有提示缺相的装置,使人们无法得知断路器的运行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明确观察断路器内缺相的断路器的缺相指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断路器的缺相指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壳体、设于壳体内的若干组并联的指示支路,各指示支路包括有与断路器连接的进线端及出线端,各指示支路的出线端与一基准电位连接,所述指示支路的进线端及出线端之间设有串联的电阻、滤波电容、整流二极管及发光二极管,所述的壳体位于各指示支路的发光二极管处为透明状。
其中,指示支路有三组,分别为A组、B组及C组,其中,A组指示支路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1、滤波电容C1、整流二极管D1及发红光的发光二极管;B组指示支路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2、滤波电容C2、整流二极管D2及发绿光的发光二极管;C组指示支路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3、滤波电容C3、整流二极管D3及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缺相指示装置的设置,当断路器内的各相电路实施断路时,处于缺相指示装置内的各指示支路中的发光二极管会根据不同电路的断路而实施发光或不发光,从而使使用者能够由透明的壳体上观察到断路器的缺相。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壳体与断路器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断路器的缺相指示装置,包括有壳体1、设于壳体1内的若干组并联的指示支路2,各指示支路2包括有与断路器连接的进线端3及出线端4,各指示支路2的出线端4与一基准电位5连接;指示支路2的进线端3及出线端4之间设有串联的电阻、滤波电容、整流二极管及发光二极管。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指示支路2有三组,分别为A组21、B组22及C组23,其中,A组21指示支路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1、滤波电容C1、整流二极管D1及发红光的发光二极管211;B组22指示支路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2、滤波电容C2、整流二极管D2及发绿光的发光二极管221;C组23指示支路包括有串联的电阻R3、滤波电容C3、整流二极管D3及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231。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缺相指示装置的设置,当断路器内的各相电路实施断路时,处于缺相指示装置内的各指示支路2中的发光二极管会根据不同电路的断路而实施发光或不发光,从而使使用者能够由透明的壳体上观察到断路器的缺相。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如若配合使用的断路器为四相的,则本实用新型的缺相指示装置只需添加一个指示支路既可,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后,添加及减少指示支路是无需付出任何具有创造性的劳动便可实施的。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三组指示支路2的发光二级管处于壳体1内,而有些情况下,两组或三组指示支路2的发光二极管会同时发光,为了方便识别,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三个发光二极管定意为发红光的发光二极管211、发绿光的发光二极管221及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231;在众多颜色中,上述三种颜色或其中两种颜色的组合会变换为另一种颜色,具体变换如下:当A组21的发红光的发光二极管211与B组22发绿光的发光二极管221同时发光,此时透过壳体1看到的光为黄光,由此可知,C组23指示支路为缺相支路;当A组21发红光的发光二极管211与C组23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231同时发光,此时透过壳体1看到的光为紫光,由此可知,B组22指示支路为缺相支路;当B组22发绿光的发光二极管221与C组23发蓝光的发光二极管231同时发光,此时透过壳体1看到的光为青光,由此可知,A组21指示支路为缺相支路;而当A组21、B组22、C组23或基准电位5同时缺相时,断路器在未合闸的情况下,三组的发光二极管皆不发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温州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人民企业集团温州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50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夜间照明的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带开关的一体化灯具用连接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