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成型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4920.2 | 申请日: | 2011-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9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年茂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3/1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端子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具有即插即拔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主体、端子及外壳,端子收容于绝缘主体内,用于电性连接,实现信号传输。
现有技术中,电连接器端子是在料带上冲裁制作,且在料带的长度方向一次成型有多个端子,如图4所示,对于长针脚的端子,传统的做法是针脚61顺沿料带60延伸的长度方向成型,而端子插接部62则与针脚61为垂直设计成型,这种成型结构会使针脚占用较长的料带,而针脚为细长体,导致针脚成型的料带区产生过多的余料,废料多,成本高,且由于针脚较长,以致料带上的端子之间的间隔较大,组装时只能逐一将端子组装,不能实现多端子一次性组装,组装效率低,不适于机器化生产。
为此,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习知长针脚的端子成型结构缺陷,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适于产业利用的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成型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易成型,省材的电连接器之端子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再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多个端子同步组装要求,改善组装质量,提高生产率的电连接器之端子成型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连接器之端子成型结构,端子具有插接部、固定部及针脚,端子由料带一体成型,端子的针脚是在垂直于料带长度的方向上成型制作。
所述针脚周边镂空,不与料带连接,针脚的根部与固定部连为一体,固定部连接料带的余料;端子的插接部连接固定部,且端子的插接部与针脚成型在一直线方向上。
所述端子的插接部为U形。
所述料带的余料与端子的固定部之间设有易折断分离的折痕,而余料单一连接一端子或同步连接料带长度方向并排成型的相邻两端子。
所述固定部与针脚成型在同一平面上,固定部上设有锥形的倒刺。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之端子的针脚是在垂直于料带长度的方向上成型制作,并进一步将插接部和固定部成型在针脚所在的平面上,由此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1、针脚在垂直于料带长度的方向上成型制作,由此可减少针脚占用较长的料带,减少废料产生,达到省材、省成本的功效。
2、针脚与插接部在同一平面上成型,即针脚与插接部为180度关系,这样,在料带长度方向上成型的端子之间的距离可相对较小,可对应连接器主体上的端子孔的间距设计,由此达到多个端子同步组装要求,改善组装质量,提高生产率。
3、结构简单、紧凑,科学合理,成型制作容易,投资成本低,极大促进端子成型工艺,以获得更佳品质的电连接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装到连接器主体上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之组装后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4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料带 11、余料
21、插接部 22、固定部
23、针脚 221、倒刺
3、连接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年茂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年茂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49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回收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热电联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免跳纤光缆交接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