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断路器的真空泡导电基座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4713.7 | 申请日: | 2011-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8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星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三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断路器 空泡 导电 基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断路器的真空泡导电基座。
背景技术
公知的,真空断路器是供电发电站、配电所和变电所等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中作为控制和保护的重要装置。现有的真空断路器一般包括底座、通过导轨活动配设于底座上的支架小车、垂直设置于支架小车上的若干绝缘套管、设置于绝缘套管中的真空断路机构、与真空断路机构连接的操纵机构、以及控制面板,其中,操纵机构可由控制面板控制操纵真空断路机构完成合、分闸动作,真空断路机构一般包括上、下导电基座、设置于上、下导电基座之间的真空泡、以及与真空泡动端连接的绝缘拉杆,上、下导电基座与真空泡的动、静端电导接,且分别与对应的导电触臂连接,起到固定真空泡和导电的作用,真空断路器在工作过程中将产生很多热量,而这些热量如不快速散去将会影响断路器的正常工作,现有的上、下导电基座均无散热结构、散热效果差,无法将上述热量及时散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真空断路器真空泡导电基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真空泡导电基座,设置于真空断路器绝缘套管中,用于连接真空泡的动/静端和导电触臂,包括高散热性和导电性的基座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本体大体呈可与所述绝缘套管同轴配置的圆形,其外周面形成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中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真空泡动/静端定位孔,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用于连接导电触臂的径向接口,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基座本体的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翅片沿所述基座本体径向延伸且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本体的径向接口形成有可与导电触臂一端相接合的圆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本体上端面中部形成有一圆形凹槽,所述真空泡动/静端定位孔位于所述圆形凹槽中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基座本体的外周面形成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不仅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而且节省了基座本体的制作材料,有效防止因断路器无法及时散热而导致的各种不良情况;基座本体的上端面中部形成有圆形凹槽,且定位孔位于圆形凹槽中,这样不仅进一步节省了基座本体的制作材料,而且方便于定位孔的加工;径向接口和连接杆的设置,可方便于本实用新型的拆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真空断路器的真空泡导电基座,设置于真空断路器绝缘套管中,用于连接真空泡的动/静端和导电触臂,包括高散热性和导电性的基座本体1,基座本体1大体呈可与绝缘套管同轴配置的圆形,其外周面形成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翅片13,中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真空泡动/静端定位孔141,外周面的一侧形成有用于连接导电触臂的径向接口11,相对的另一侧形成有用于固定基座本体1的连接杆12,其中,散热翅片13沿基座本体1径向延伸且垂直设置,基座本体1的径向接口11形成有可与导电触臂一端相接合的圆形凹槽111,基座本体1上端面中部形成有一圆形凹槽14,真空泡动/静端定位孔141位于圆形凹槽14中部,连接杆12沿基座本体1的径向延伸,安装时与断路器绝缘套管固定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三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三星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47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封式真空断路器
- 下一篇:大电流捆绑式梅花触头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