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水加压回用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03917.9 | 申请日: | 201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8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云飞 |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B01D37/04 |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真 |
| 地址: | 73003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水 加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中水加压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水回用已经成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然而,适合家庭及商用的中水回用设备并不普及,主要原因是现有的中水回用装置多需要水泵,需额外消耗能源,节水不节电,且设备包含电路,安装复杂,与现有设备匹配困难。另一方面,未加压的中水只能用于冲厕水箱供水,使用范围狭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水加压回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水加压回用装置,包括中水进水管和中水出水管,自来水进水管,在自来水进水管上设有水阀,所述的中水进水管通过中水收集过滤装置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相连通,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与液动往复机构相连通;自来水进水管通过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与液动往复机构相连通;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还与中水出水管相连通,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还与中水收集过滤装置相连通;在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和液动往复机构之间、以及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和液动往复机构之间设有换向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的液动往复机构是液动往复泵,所述的液动往复泵包括缸体,缸体内设有左、右缸套,在左、右缸套上配合设有活塞。
进一步,所述的液动往复机构的左、右缸套均与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液动往复机构的缸体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的换向驱动装置包括在液动往复机构上设有的四个支撑杆,在四个支撑杆端部均设有第一顶杆,还包括在所述的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的两端均设有的第二顶杆;第一顶杆与第二顶杆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四个支撑杆设置在液动往复机构的活塞上。
进一步,所述的中水过滤收集装置包括在中水进水管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之间设有的收集箱,在收集箱内设有滤网;收集箱的底部通过过滤器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相连通;在收集箱上还连通有排水管。
进一步,所述的滤网为倾斜设置,所述的中水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倾斜滤网的较高的一端,所述的排水管的进水口设置在倾斜滤网的较低的一端。
进一步,在所述的中水出水管上设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无需电能即对中水自动经行加压利用,既节水又节能,真正做到了低碳环保。且产品结构简单,安装简便,易于普及,尤其适用于家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中水加压回用装置,包括中水进水管1和中水出水管2,自来水进水管3,在自来水进水管3上设有水阀4,所述的中水进水管1通过中水收集过滤装置5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61相连通,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61与液动往复机构7相连通;自来水进水管3通过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62与液动往复机构7相连通;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61还与中水出水管2相连通,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62还与中水收集过滤装置5相连通;在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61和液动往复机构7之间、以及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62和液动往复机构7之间设有换向驱动装置8。
所述的液动往复机构7是液动往复泵,所述的液动往复泵包括缸体71,缸体71内设有左缸套72、右缸套73,在左缸套72、右缸套73上配合设有活塞74。所述的液动往复机构的左缸套71、右缸套72均与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62相连通。所述的液动往复机构7的缸体71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61相连通。
所述的换向驱动装置8包括在液动往复机构7上设有的四个支撑杆81,在四个支撑杆81端部均设有第一顶杆82,还包括在所述的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61和第二两位四通换向阀62的两端均设有的第二顶杆83;第一顶杆82与第二顶杆83相对应设置。所述的四个支撑杆81设置在液动往复机构7的活塞74上。
所述的中水过滤收集装置5包括在中水进水管1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61之间设有的收集箱51,在收集箱51内设有滤网52;收集箱51的底部通过过滤器53与第一两位四通换向阀61相连通;在收集箱51上还连通有排水管54。所述的滤网52为倾斜设置,所述的中水进水管1的出水口设置在倾斜滤网52的较高的一端,所述的排水管54的进水口设置在倾斜滤网52的较低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云飞,未经李云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3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锯齿内翅换热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辊道窑的尾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