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移式血液透析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3821.2 | 申请日: | 201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光勇;何娅妮;任应祥;卢继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M1/14 | 分类号: | A61M1/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 地址: | 401121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移式 血液 透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血液净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便移式血液透析机。
背景技术
目前,血液净化治疗设备一般分为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和血液透析机两大类型。普通的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虽然可以移动至患者病床旁进行治疗,但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不能自动产生大量的透析液,会影响透析效果,如果采用市售透析液(或置换液),治疗成本非常高,患者难以接受。血液透析机需要配备专门的反渗水生产设备,由于反渗水生产设备体积较大,对环境卫生等要求较高,因此医院需设置一个单独的反渗水生产室,并且在反渗水生产室的旁边设置透析室,该透析室中固定安装血液透析机,反渗水引入血液透析机中,配制成透析液(或置换液)。血液透析机不能自由移动,治疗的时候,只能将重症患者移送到透析室中,这样不仅移送患者不方便、治疗效率不高,而且会增加重症患者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由移动、方便重症患者治疗的便移式血液透析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移式血液透析机,包括透析机本体以及接入透析机本体内的进液管,其关键在于:在所述进液管上串联有进液泵;在所述透析机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装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血液透析机在滚动装置的作用下可以自由移动,能够实现重症患者的床旁血液透析治疗,既方便又快捷,特别适用于重症患者无法移动的情况,且由于可自制透析液(或置换液),大幅度降低了患者的治疗费用,其治疗效率比传统的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更高。
为了方便安装,所述进液泵通过支座安装于透析机本体的外壳上。
为了使结构更加紧凑,所述进液泵安装在透析机本体内。
为了方便管路连接,在所述进液管的进口端装有接头。
为了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有利于血液透析机的稳定性及移动的通畅性,所述滚动装置为滚轮,该滚轮安装于透析机本体底部的四个角处。
所述滚动装置为平板推车,透析机本体安装在该平板推车上。平板推车可自带滚轮和扶手,这样移动血液透析机的时候更方便。
在所述平板推车上装有容器,所述进液管与该容器的内腔连通。反渗水生产设备产生的反渗水可装入容器中,随血液透析机一起运送,并且容器中的反渗水用完后,更换容器或者添加反渗水非常方便,能够满足连续治疗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血液透析机可自由移动,实现了重症患者的床旁血液透析治疗,有效消除了背景技术中移送重症患者所造成的痛苦。
2、与现有的连续血液净化设备相比,因可自动生成大量的透析液,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更明显,且大幅度地降低了重症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由透析机本体1、进液管2、进液泵3、接头4、滚轮5和排液管8构成,在透析机本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均装有滚轮5,以方便血液透析机自由移动,实现重症患者的床旁血液透析治疗。所述透析机本体1配备有进液管2和排液管8,其中排液管8的进口端以及进液管2的出口端均接入透析机本体1内,并且在进液管2上串联有进液泵3,该进液泵3可以安装在透析机本体1内,也可以通过支座安装于透析机本体1的外壳上。在所述进液管2的进口端装有接头4。当血液透析机移动到重症患者床旁的时候,接头4通过管路与反渗水生产设备连接,进液泵3运转提供动力,将反渗水生产设备生产的反渗水输送至透析机本体1内,透析机本体1实现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透析机本体1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废液通过排液管8排到废液收集容器或下水道里。透析机本体1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透析机本体1底部的滚轮由平板推车6替代,透析机本体1安装在该平板推车6上。平板推车6自带滚轮和扶手,以方便透析机本体1移动。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以及工作方式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在所述平板推车6上装有容器7,该容器7位于透析机本体1的旁边,容器7可以是桶、袋、壶等能够盛装液态的器具,所述进液管2与该容器7的内腔连通。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在此不做赘述。本实施例中,反渗水生产设备生产的反渗水装入容器7中,随透析机本体1一起移动至重症患者床旁,进液泵3运转提供动力,将容器7中的反渗水输送至透析机本体1内,由透析机本体1实现血液透析、滤过等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38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