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涡旋扩散燃烧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3618.5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3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潘金文;沈吉兆;夏永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晨光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08 | 分类号: | F23C5/08;F23M5/00;F23M9/0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8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旋 扩散 燃烧 锅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供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锅炉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我国西部开发、西气东输国家能源政策的调整,保护环境、防治污染、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性,已成为国家能源政策的指导核心。具国家能源部09年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国内市场工业及生活用煤达6.5亿吨/年,约占我国原煤产品的40%,每年新增1.0-1.6MPa等级燃油、燃气锅炉为9.5万多台(约18万蒸吨)能源的利用,热能的利用率束缚了我国有限资源使用的考核指标,现有的锅炉存在使用寿命短、热效率低、不环保、成本高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热效率高、环保且节约成本的涡旋扩散燃烧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涡旋扩散燃烧锅炉,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炉胆,炉胆的内表面设置高镁复合硅酸铝层,炉胆的前端内设置喷头,所述炉胆内还设置钨合金分离筛,钨合金分离筛设置在喷头的后侧。
本实用新型使燃烧火焰的前沿以高温热流的形式通过钨合金分离筛后进入炉腔内水冷壁,实现工况下的无焰燃烧。使原一般45℃喷嘴在点燃时温度1200-1500℃,火焰长度(按1.4MW出力)为1.1m~1.8m×¢0.3~0.6m,通过助燃涡旋扩散器后已发生质的改变,形成无焰高温热流长度(按1.4MW出力)为:0.8~1.0M的高温热辐射流,燃烧辐射温度在850℃左右,其优点在于:一、火焰在燃烧时,外焰温度为最高,外焰与内焰的温差形成可视亮度差。这时,在火焰靠近部位的炉胆将承受较强的高温热冲击,长期下去,便造成局部材料提前老化,影响锅炉使用寿命.而当火焰通过钨合金分离筛进行扩散后,粉碎了内焰与外焰之间的温度差,变成无形高温辐射的形式,再经过内置蓄能室的热能转换,一方面降低了炉膛局部高温冲刷,使得炉膛的温度得以均衡扩散辐射,避免了原炉胆长时间受高温冲刷导致炉胆材质快速疲劳的现象,得以改善,延缓了炉胆钢材的使用寿命,其次通过火焰密度辐射角的改变,高温辐射长度得以1/2比例的缩短,锅炉本体在结构上可缩短近1/4的胆容尺寸,所以采用了这种燃烧技术后,既然可达到延长锅炉使用寿命的目的,又可缩短炉胆长度,在制造成本上经试验得出结论,可节约锅炉钢材1/4,其二、由于火焰通在内置筒内实现一次燃烧后经过涡旋扩散器进行二次扩散分离后,粉碎了内焰与外焰之间的温差,使其炉膛内辐射温度处于一个中温工况形态,其NOX的排放量甚微,符合国家环保政策推荐产品的要求。其三,由于采用原锅炉采取加长炉胆尺寸和避免燃烧不尽带带的大量环污而采取的三回程火管结构形式,这样既工艺要求高、成本大,又造成炉体体积过大,烟管和管板壁间结构易造成爆管故障而缩短锅炉使用寿命,而采取型扩散雾化喷射角、在燃烧形式上由一次喷射式燃烧改变为二次辐射式导热,采取使雾化转变为气化式燃烧,火焰再通过二次热能涡旋扩散器扩散作用后,经钨合金扩散分离筛分离由内置蓄能室的热能辐射进行能量转换后能量辐射面可坛大总受热面的15﹪,这样,可采取二回程便可实现三回程的效果,既节约了板材用料,又优化了工艺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一种涡旋扩散燃烧锅炉,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炉胆2,炉胆2的内表面设置高镁复合硅酸铝层6,炉胆2的前端内设置喷头4,炉胆2内还设置钨合金分离筛3,钨合金分离筛3设置在喷头4的后侧。图中5为辐射热,7为后烟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晨光特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晨光特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3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相接地故障自愈方法
- 下一篇:MIDlet签名和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