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表面有水性环保漆的双向拉力浮雕木皮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03509.3 | 申请日: | 2011-0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1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延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延震 |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B44C3/06;B32B2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水性 环保 双向 拉力 浮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木皮,特别涉及一种表面有水性环保漆的双向拉力浮雕木皮。
背景技术
仿古的浮雕装饰板具有凹凸不平的木质纹理结构,满足了人们怀旧心理,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许多制造商通过火焰喷烧,使板材表面烧焦,让质地松软的木质严重碳化,质地坚硬致密的木质不碳化或轻度碳化,然后通过快速和轻度的铣刷、打磨去除表面的碳化层而产生立体状。也有通过模压制造出凹凸不平的木质纹理的浮雕装饰板。但这些方法需要在原木上加工。为了节约高档的原木,降低制造成本,现在一些木业制造商,采用木质材料组成的多层板,在多层板的表面粘结有凹凸木质纹理图案的装饰面板。这样的仿古装饰面板在制成木质家具时需要包边、包角。而用于包边、包角的普遍采用高档木材经刨削得到的木皮,其厚度一般在0.2~0.5之间。这种木皮除了没有凹凸的木质纹理外,普遍韧性较差,在粘贴后由于与基材的膨胀系数不同,在许多情况下粘贴的木皮会在顺木纤维的方向发生龟裂,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在表面的处理中常在器物、工件制成后再上油漆,这样的表面处理工艺不但麻烦,而且所用的油漆为溶剂型涂料,而溶剂型涂料中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物质,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会散发大量有毒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而且溶剂型涂料中的溶剂为石油制品,在当今化石能源十分匮乏的今天,显然不符合节能减排的环保主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产品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和使用方便、强度高、成本低、环保的表面有水性环保漆的双向拉力浮雕木皮。
为了达到上述要求,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表面有凹凸木质纹理图案的浮雕木皮,其特征是在浮雕木皮下面粘结有一层无纺布,在无纺布的下面粘结有一层与浮雕木皮纤维方向相垂直的单板,在浮雕木皮的表面涂有水性木器涂料层。
所述浮雕木皮的厚度为0.2~0.5毫米。
所述单板的厚度为0.2~0.3毫米。
在所述的浮雕木皮与无纺布之间粘结有一层木质衬板,木质衬板的纤维方向与浮雕木皮的纤维方向相平行。所述木质衬板的厚度为0.1~0.3毫米。
根据上述方案制造的表面有水性环保漆的双向拉力浮雕木皮,它采用了木质纤维方向交叉的复合材料,保证了复合木皮在双向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而且木皮与无纺布粘结强度高,质地柔软,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不管在任何方向牵拉都不会发生相互分离和碎裂。能适合平面和各种异形曲面有浮雕效果的装饰贴面。所用水性涂料不用苯、酮等有害物质做溶剂,不含铅、汞等有害重金属,溶剂为水,资源丰富,不消耗石油,环保性好。在浮雕木皮制作时就已上有涂层,方便了后续的施工。它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型的复合木皮装饰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很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表面有水性环保漆的双向拉力浮雕木皮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图2是中间粘结有木质衬板的双向拉力浮雕木皮的局部剖面放大图。
其中:1、浮雕木皮;2、粘结剂;3、无纺布;4、单板;5、水性木器涂料层;6、木质衬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表面有水性环保漆的双向拉力浮雕木皮的局部剖面放大图。从图中看出,它包括有表面有凹凸木质纹理图案的浮雕木皮,在浮雕木皮下面用粘结剂2粘结有一层无纺布3,在无纺布3的下面用粘结剂2粘结有一层与浮雕木皮1纤维方向相垂直的单板4,在浮雕木皮1的表面涂有水性木器涂料层5。所述浮雕木皮1的厚度为0.2~0.5毫米。所述单板4的厚度为0.2~0.3毫米。还可以在所述的浮雕木皮1与无纺布3之间用粘结剂2粘结有一层木质衬板6如图2所示,木质衬板6的纤维方向与浮雕木皮1的纤维方向相平行,所述木质衬板6的厚度为0.1~0.3毫米。经木质衬板6衬垫后,可提高浮雕木皮1的粘结力,尤其适合用作在平面有浮雕效果的装饰贴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延震,未经李延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3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