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登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3426.4 | 申请日: | 2011-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位;刘汉芝;李晓春;张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3/00 | 分类号: | B61D23/0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李翠梅 |
地址: | 412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登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登顶用登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机车用的登顶装置多为根据机车的设备布置情况具体设计,差异大,强度低,安装不方便而且形式繁杂,不能通用,难以标准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简单方便、重量轻、强度高、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的标准化生产的机车登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式结构,包括梯立柱、梯横杆及梯挂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梯立柱与梯横杆之间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横杆固定垫板、横杆涨紧块和横杆涨紧小槽铁固定连接;梯挂钩和梯立柱之间通过挂钩垫板、六角头螺栓螺母连接固定,梯挂钩和机车顶盖上的固定装置连接形成旋转机构。
所述的梯横杆、梯立柱上设置有防滑橡胶板。
所述的梯立柱顶端用封头防护,底部设置防滑胶套,内侧衬梯立柱内衬架。
所述的梯挂钩上设有梯挂钩防脱装置。
所述的梯横杆底部增设移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操作简单标准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I局部视图。
图4为图2的II局部视图。
图5为图2的III局部视图。
图6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7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中:1、梯挂钩,2、封头,3、挂钩垫板,4、六角头螺栓螺母,7、梯立柱,8、梯横杆,9、梯立柱内衬架,10、防滑胶套,11、十字槽沉头螺钉,12、横杆固定垫板,13、横杆涨紧小槽铁,14、横杆涨紧块,15、梯挂钩防脱装置,16、移动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框架式结构,包括梯立柱7、梯横杆8及梯挂钩1,梯立柱7与梯横杆8之间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11、横杆固定垫板12、横杆涨紧块14和横杆涨紧小槽铁13固定连接。梯挂钩1和梯立柱7之间通过挂钩垫板3、六角头螺栓螺母4连接固定,梯挂钩1和机车顶盖上的固定装置连接形成旋转机构,方便登顶梯的固定及取放。
在梯横杆8、梯立柱上7设置有防滑橡胶板,保障机车检修人员登顶时的安全。梯横杆8底部增设移动把手16方便操作。
梯立柱7顶端用封头防护,底部设置防滑胶套10,内侧衬梯立柱内衬架9。
梯挂钩1通过梯挂钩防脱装置15防止脱落。
(1)梯挂钩、(2)封头、(3)挂钩垫板、(4)六角头螺栓、(5)平垫圈、(6)六角螺母、(7)梯立柱、(8)梯横杆、(9)梯立柱内衬架、(10)防滑胶套、(11)十字槽沉头螺钉、(12)横杆固定垫板、(13)横杆涨紧小槽铁、(14)横杆涨紧块、(15)梯挂钩防脱装置,(16)移动把手。
(1)梯挂钩、(2)封头、(3)挂钩垫板、(4)六角头螺栓、(5)平垫圈、(6)六角螺母、(7)梯立柱、(8)梯横杆、(9)梯立柱内衬架、(10)防滑胶套、(11)十字槽沉头螺钉、(12)横杆固定垫板、(13)横杆涨紧小槽铁、(14)横杆涨紧块、(15)梯挂钩防脱装置,(16)移动把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34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叠式小车
- 下一篇:一种采用新型速度传感器的液力缓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