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3036.7 | 申请日: | 2011-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8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兴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41/069 | 分类号: | F16D41/069;F16D41/07;F16D4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式楔块 超越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超越离合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现代机械传动中通用零部件,是利用主、从动部分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实现传递转矩或超越、精确定位、防止逆转,具有自动离合的功能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机械传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通用零部件超越离合器的性能高转速、大转矩、楔合可靠、解脱轻便、寿命长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可实现在高、中、低速中楔合(传递转矩)或解脱(超越),来代替复杂的转换装置。应用领域扩大,使用数量速增,特别是传送机械中的应用,为了安全,在其传动系统中装有逆止功能的超越离合器,防止旋转轴因停电或事故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或倒退,造成突发故障,机损人亡的重大事故。
但是,在中国超越离合器的研发起步比较晚,早期的超越离合器(如棘轮式)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大,工作时有冲击和噪音,常用于低速传动中。五、六十年代曾普遍使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但因工作可靠性差,承载低,星轮加工困难等原因,继后研发了较为优越的楔块式超越离合器。
但是无论滚柱式或楔块式超越离合器都是属于摩擦式离合器,因此在运行时因摩擦而发热,特别是高速时发热更为严重,因此影响超越离合器的正常工作,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离合器的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和改进滚柱式和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运行时摩擦发热、磨损、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应用旋转的物体产生离心力的原理,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实现在机械传动中能传递转矩或超越,防止逆转或倒退,并且是无摩擦,无磨损的运转,因此无发热,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包括内环、端盖、挡圈、外环、轴承、固定挡环、挡环和楔块保持架,所述内环套置在外环内,内环与外环之间的滚道内设有至少一个楔块保持架,所述楔块保持架两侧分别设有端盖,端盖设置在内环与外环之间,两端盖外分别设有卡固在外环内的挡圈,所述端盖与内环之间设有轴承,左侧的轴承与楔块保持架之间设有固定在内环外圆周的挡环,右侧的轴承与楔块保持架之间设有固定在内环外圆周的固定挡环,通过固定挡环将楔块保持架与内环连接。
所述固定挡环和挡环外形尺寸相同,固定挡环内径小于挡环内径。
所述内环和外环均为圆环形状。
所述楔块保持架主要包括轭板、左旋扭簧、楔块、右旋扭簧、挡销、止动销,所述两并列的轭板套在内环外,通过挡销、止动销连接,两轭板之间轴接楔块,楔块两端的圆柱轴分别穿套在两轭板的轴孔中,所述楔块与左侧的轭板之间设有套在楔块左端的圆柱轴上的左旋扭簧,所述楔块与右侧的轭板之间设有套在楔块右端的圆柱轴上的右旋扭簧。
所述左旋扭簧、右旋扭簧一端分别固定在楔块的端面小孔中,左旋扭簧、右旋扭簧另一端卡在挡销上。
所述楔块两侧为半径不相同并且不同心的耐磨弧形工作面,两个耐磨弧形工作面分别与内环的外径、外环的内径接触。
所述楔块与内环外径接触的圆弧工作面曲率半径大于同外环内径接触的圆弧工作面曲率半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的有益效果是:能适用于低、中、高传动速度的自动切换,可实现传递转矩(或超越)及防止逆转,结构紧凑、与主机连接方便、应用范围广、高速运行时实现非接触无摩擦运行,无磨损、无发热、提高承载能力、延长使用寿命;其主要功能是传递转矩或超越,精确定位及逆止。其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安全可靠,应用范围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视图;
图4为图2的B-B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的接触运转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的非接触运转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非接触式楔块超越离合器在主辅传动中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兴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兴超越离合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3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动式固液分离机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离合器压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