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边固定双绞轴压弯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2705.9 | 申请日: | 201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6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2 |
| 发明(设计)人: | 周光毅;毛立贤;刘进贵;仇春慧;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光毅 |
| 主分类号: | B21D5/04 | 分类号: | B21D5/04 |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于忠晶 |
| 地址: | 11600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边 固定 双绞轴压弯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构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钢板弯扭加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建筑用钢结构蓬勃发展,建筑风格复杂多变,形式多种多样。大弯扭钢构件的使用目前相对较少,但前景很广泛。对于弯扭构件的加工制作,国内几乎无可借鉴的经验,尤其是对截面规格为:450mm×2500mm×25mm×25mm,柱长为30m~45m米,最长达69.8m,弯扭角在20o~52o之间,弯扭量最大达1863mm,且每根钢柱弯扭程度各异的双向弯扭构件,由于结构外露,如何确保其在大高宽比、窄翼缘、焊接操作空间狭小的条件下,使其加工制作精度满足建筑效果要求,是一大难点。所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是:其中钢板弯扭加工难度较大,钢板零件压弯成型加工误差大;不同弯扭程度构件加工没有通用性;对弯扭构件放样下料准确度不完善;在极小的操作空间条件下内部劲板的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大弯扭箱型钢柱纵、横向隔板较多,且内部空间狭小,焊缝质量要求较高,焊接难度较大等问题,使得弯扭构件生产加工难度大,难以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单边固定双绞轴压弯设备,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提高钢板弯扭加工效率,保证加工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单边固定双绞轴压弯设备,分为固定侧和旋转侧夹具,夹具均由上板和下板构成,上板与下板之间由螺栓连接,固定侧夹具下板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旋转侧夹具下板一端固定安装在带轴孔的连接板上,连接板通过旋转轴芯安装在绞支座上,另一端为悬空的加压端。
所述夹具上板和下板采用工字钢。
所述旋转侧夹具加压端带有挡板。
本实用新型钢板弯扭专用设备结构简单,设备有足够的强度,在压弯的过程中夹具不变形;通过螺栓加固,夹具与钢板之间能紧密接触,牢固抱紧;转动部分,灵活有效。采用本实用新型设备进行钢构件加工与普通钢结构加工工艺不同,采取按标高切面控制坐标点进行下料,用液压设备配合专用设备,对下料完成的钢板进行单点压弯成型,保证了弯扭构件的成型质量,而且加工速度快,而且具有通用性,应用情况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钢板弯扭专用设备平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钢板弯扭专用设备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板弯扭A部(绞支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单边固定双绞轴压弯设备,是一种钢板弯扭专用设备,分为固定侧夹具1和旋转侧夹具8,固定侧夹具1和旋转侧夹具8均由上板和下板构成,上板和下板采用20#工字钢工字钢,上板底部与下板顶部带有螺栓孔4,通过螺栓孔由M18螺栓连接,固定侧夹具下板固定在支撑底座2上,旋转侧夹具下板一端固定安装在带轴孔的连接板6上,连接板6通过直径48mm旋转轴芯5安装在绞支座7上,另一端为悬空的加压端,旋转侧夹具加压端带有挡板3,即制得钢板弯扭专用的单边固定双绞轴压弯设备。
采用上述设备进行钢板弯扭加工时,板材置于单边固定双绞轴压弯设备,采用液压设备单点下压,夹具绕旋转绞轴转动,下压时先急后缓,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压弯过程用火焰配合机械校正,火焰温度比正常矫正温度低100℃;成型后持续加压静放2~3天即可,待变形无反弹趋势后,缓慢松开压力,复核钢板成型后的空间位置、钢板的坐标点位置关系,确保符合深化设计图纸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光毅,未经周光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27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变速器的主动式机电电枢组件
- 下一篇:一种一二档锁销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