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FPC开关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2584.8 | 申请日: | 2011-0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余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正明 |
| 主分类号: | H01H19/02 | 分类号: | H01H19/02;H01H19/14;H01H19/0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003 广东省惠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pc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FPC开关,该开关应用在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上。
背景技术
超薄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空间有限,所以必须将多种组件进行合并,以便节省占用空间,对于应用在电子产品上的FPC开关也是如此。FPC开关是超薄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常用的器件,FPC开关在手机和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中的应用是实现该类电子产品体积微型化的关键之一。为了使FPC开关尽量少占用空间,现有技术已经对FPC开关进行技术研究,并做出了一些技术改进,例如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提出了JP2009-4209方案,如图1、2所示,该方案公开的FPC开关由盖片1、四周转柄2、手感片3、胶身4、垫片5、接触片6、中心按柄7、由中心弹片8及四周弹片9组成的弹片组、FPC板10和底板11组装而成,中心弹片8与四周弹片9之间组合编码器,该方案四周转柄2上用于与胶身4上的凸台41相嵌接的下突部21侧壁设有环列的凹凸槽22, 利用手感片3在凸凹槽22之间的滑动产生切换感, 该方案较好地增强FPC开关转动时的手感,解决传统FPC开关易产生手感不良的问题,但设于四周转柄下突部侧壁的凹凸槽与手感片之间的间隙容易导致FPC开关产生松动,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FPC开关的结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在使用中不容易产生松动的FPC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人在JP2009-4209方案基础上对FPC开关的结构进行改进,主要针对四周转柄、手感片的结构进行优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FPC开关,包括四周转柄、手感片及胶身,所述四周转柄顶壁底面设有作为手感挡位的等间距环列的多个凹槽,所述手感片为一设有多个固定孔且呈拱桥形弯曲的圆环形金属片,所述胶身的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并用于固定手感片的固定桩。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四周转柄及手感片的结构进行优化,采用等间距环列在顶壁底面上的多个凹槽代替JP2009-4209方案中环列设置在四周转柄的下突部侧壁的凹凸槽,克服其容易导致FPC开关产生松动的技术问题,改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人通过对JP2009-4209方案进行研究发现,当四周转柄转动时,手感片在设于四周转柄下突部侧壁的凹凸槽之间滑动时,手感片是在设于四周转柄下突部侧壁的凹凸槽的X、Y轴方向与凹凸槽产生间隙,而由于FPC开关的结构原因,在凹凸槽X、Y轴方向产生的间隙缺乏约束力,这正是使FPC开关容易产生松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本实用新型人通过对四周转柄和手感片结构的改进改变间隙方位,并以改变间隙方位的方式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即在四周转柄顶壁底面上设置等间距环列的多个凹槽,并采用设有多个固定孔且呈拱桥形弯曲的圆环形金属片作为手感片,在胶身的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并用于固定手感片的固定桩。首先将凹槽设置于四周转柄顶壁底面,是将凹槽的方位提升到手感片的上方,也即使凹槽的槽口向下与手感片接触,这是对手感片与凹槽接触方式的改善,消除现有技术中手感片与凹凸槽之间松散的接触方式;再者手感片采用设有多个固定孔的圆环形金属片,并在胶身的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对应的并用于固定手感片的固定桩,使得手感片可紧固地安装在凸台上不易松动,另外将圆环形金属片进行呈拱桥形弯曲处理使其能与位于其上方的凹槽接触并在滑动时在凹槽之间产生切换感,因经呈拱桥形弯曲处理的圆环形金属片在Z轴方向上具备一定的弹性,既可以增强滑动时其与凹槽之间的切换感,又增强手感片与四周转柄之间的贴合力,进一步达到保障FPC开关不容易产生松动。组装时利用固定孔和固定桩将手感片可靠地固定在胶身的凸台上,使手感片与凹槽间隙的间隙存在于凹槽的Z轴方向上,利用FPC开关内部结构在Z轴方向的压制力,消除现有FPC开关容易发生松动的技术问题。
上述凹槽的横截面呈矩形,凹槽的数量根据实际生产需要而定,但最好为偶数,例如可以是等间距环列在顶壁底面上的8、10、12个凹槽。
优选地,上述多个固定孔为对称分布在圆环形金属片拱桥两端根部的至少两个固定孔,在适当范围内增加固定孔数量,可以保障手感片紧固在胶身的凸台上,而将相同数量的固定孔对称地设置于直径两端,则是为了手感片在凸台上的平衡,确保切换感的一致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上述至少两个固定孔为对称分布在圆环形金属片拱桥两端根部的两对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正明,未经余正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25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