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结构用轮毂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2479.4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5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波;岳元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B27/00 | 分类号: | B60B27/00;B60B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胎 中央 放气 结构 轮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结构用轮毂,属于底盘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能够显著地提高轮式车辆及其车载装备的地面机动性,包括通过性、越障性、瘪胎行驶能力、平顺性、燃油经济性、轮胎的磨损和寿命等都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尤其对于军车有卓越的战略意义:提高军车在岸滩、沙漠、积雪、泥泞等松软地面上的通过性, 提高军车轮胎泄气行驶能力,从而提高军车的生存能力,改善军车行驶平顺性,减少装备和重要武器的损伤,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军车高度,适应运输机动要求。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转动的汽车轮胎进行充放气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目前还没有较为完善和可靠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结构用轮毂,能够方便地为设置有中央充放气结构的轮胎充放气。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结构用轮毂,包括轮毂体,所述轮毂体套在油封座外,轴头壁内设置有轴头气道,所述轮毂体侧壁内设置有轮毂气道,轮毂体内壁与油封座外壁之间间隔形成闭合环绕油封座至少一周的环形气室,轮毂气道与环形气室相连通,环形气室与轴头气道相连通。
为了方便给轮胎充气,上述轮毂气道外接有轮阀。
上述轮毂体上设置有与轮毂气道相通的备用或检测端口,可以方便作为备用或者用于检测轮毂气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更加适合在具有汽车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的车辆上使用,根据不同行驶路面可以方便地调节行驶过程中的汽车轮胎充放气,比较完善和可靠,而且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毂体,2轮阀,3备用或检测端口,4环形气室,5减速机构,6车轮安装螺母,7轮毂气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轮胎中央充放气结构用轮毂,包括轮毂体1,轮毂体1套在油封座外,轮毂体1侧壁内设置有轮毂气道7,轮毂体1内壁与油封座外壁之间间隔形成闭合环绕油封座至少一周的环形气室4,轮毂气道7与环形气室4相连通,环形气室4与轴头气道相连通。上述轮毂气道外接有轮阀2。轮毂体1上设置有与轮毂气道7相通的备用或检测端口3。半轴驱动连接减速机构5。车轮通过车轮安装螺母6安装在轮毂上。
其工作原理为:外部气源的气体进入轴头内的轴头气道,然后经过通气孔进入到环形气室4,由于环形气室4为闭合的环形,因此整个环形气室4充满了气体,然后环形气室4内的气体从轮毂气道7流进了轮阀2,从而为汽车轮胎充气。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轮毂是在旋转的,而轴头部分是静止的,由于设计了环形气室4,因此轮毂气道7的进气口始终与环形气室4保持相通,实现了气体从静止的管路传递到旋转的车轮轮胎,通过控制外部气源的供给来调节行驶过程中的汽车轮胎充放气。油封采用密封好并且耐磨的材料。通过仪表操作实现对轮胎的充放气,来满足不同路况对气压、轮胎接地面的要求。主要用于独立悬架结构越野车。
上述实施例所述是用以具体说明本专利,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熟悉此技术领域的人士可在了解本专利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或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效变更和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范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2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