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两级气体分布器的氨法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002038.4 | 申请日: | 2011-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香;罗静;徐延忠;庞克亮;许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两级 气体 分布 脱硫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领域,涉及一种集亚铵盐氧化与SO2脱除于一体的烟气脱硫装置,尤其涉及带有两级气体分布器的氨法脱硫装置。
二、背景技术
中国是燃煤大国,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随着煤炭消费的不断增长,燃煤排放的SO2量不断增加,由SO2等污染物的排放所导致的酸雨对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产生的影响日趋严重。为改善环境质量、控制SO2的排放量,近年来各种脱硫工艺发展较为迅速。其中,湿式氨法脱硫工艺是目前较为成熟的脱硫工艺,其用氨作为吸收剂洗涤含SO2的烟气,吸收后的吸收液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得到不同的产品。
根据过程和副产物的不同,湿式氨法脱硫工艺又可分为氨-酸法、氨-亚硫酸铵法、氨-硫酸铵法等。其中,氨-酸法、氨-亚硫酸铵法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但由于氨-酸法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硫酸,同时分解脱吸出来的SO2气体须有配套的制酸处理系统;而氨-亚硫酸铵法工艺脱硫副产品为亚硫酸铵,产品出路有一定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氨-酸法、氨-亚硫酸铵法工艺在烟气脱硫领域的应用。氨-硫酸铵法脱硫工艺系统较简洁,副产品硫酸铵可作农用肥料,能较好地适应我国烟气脱硫发展的需要。
氨-硫酸铵法脱硫中间产物(NH4)2SO3的氧化是关系到氨法脱硫装置运行经济性的关键。以往有加压氧化、催化氧化等方法,需另建一套氧化装置,使整个系统的运行费用难以下降。近年来,还有利用压缩空气强制氧化的工艺,该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占地小、投资省、氧化效率高等优势,但其氧化空气耗量大,利用率不高而造成运行费用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氧化率高、氧化空气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集亚铵盐氧化与SO2脱除于一体的氨法脱硫装置。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两级气体分布器的氨法脱硫装置,尤其是一种氧化率高、氧化空气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的集亚铵盐氧化与SO2脱除于一体的氨法脱硫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有两级气体分布器的氨法脱硫装置,设有脱硫塔,脱硫塔内从上至下设有吸收段、浓缩段和氧化段;脱硫塔中部设有烟气入口,烟气从烟气入口进入浓缩段,浓缩段设有喷淋器,浓缩段的上部设有气体分布器,吸收段包括脱硫喷淋层、水洗层、除雾层,脱硫塔顶部设有排出净烟气的烟气出口,脱硫塔的下部为氧化段;吸收段的吸收液汇集于塔下部的氧化段;其特征是在氧化段设有一级气体分布器,在浓缩段设有二级气体分布器,所述气体分布器是均匀开有布气孔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浓缩段底部浓缩后的料浆回流进入塔外设有的循环槽后,由二级循环泵输出至浓缩段。氧化段与浓缩段之间设有隔板。
氧化段通过塔外循环管路与吸收段的喷淋器和浓缩段的喷淋器相通,各循环管路分别设有循环泵。
烟气进入脱硫塔,脱除了SO2的烟气经脱硫塔上部排出,吸收液经回流管进入脱硫塔的氧化段。氧化空气经设在氧化段底部的一级气体分布器均布后进入氧化段,将亚硫铵溶液氧化,氧化空气边氧化边上升至氧化段上部,并从氧化段与浓缩段的连接管进二级进气管(即脱硫塔浓缩段底部设置的二级气体分布器),氧化空气经均布后进入浓缩段,对吸收液进一步氧化,最终,随净烟气一起经脱硫塔上部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装置能较好地实现脱硫剂氨(液氨、氨水、碳铵)的均匀分布,并通过两段气体分布装置对脱硫副产物亚硫酸铵进行充分氧化,产出高浓度的硫酸铵料浆,其产物可通过常规的生产条件低成本地生产农用硫酸铵产品。本实用新型的氧化率高、氧化空气利用率高、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投资省、运行费用低,且集亚铵盐氧化与SO2脱除于一体的氨法脱硫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整个装置的脱硫率可以达到98.5%,脱硫后烟气中SO2含量为145mg/Nm3。年脱除SO25.33万t/a,年产硫酸铵11.1万t/a,硫铵氧化率99.5%以上,产品中N含量≥20.8%,达到GB535-1995合格品的要求。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2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