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双舱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2026.1 | 申请日: | 201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7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建生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夏晏平 |
地址: | 10001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热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单舱水箱,当在特定时间段,比如晚上、早晨、阴天等没有太阳能可利用的时侯,用户需用少量热水时,一般要对水箱里的全部水量进行电加热(或:采用燃气、燃油等其他辅助能源进行加热),加热到设定温度后,用户才可以使用。这样大大增加了系统对辅助能源(电能、燃气、燃油等)的消耗量,增加了用户的开支,系统的经济性及环保性明显降低。
例:某酒店是24小时用热水单位,日用50℃热水量10吨,每日用水高峰在两个时间段,即早6:00—早9:00,下午4:00—晚10:00,在早6:00—早9:00时间段热水用量只占全日热水用量的20—25%,如果在这一时间段太阳能集中供热水保温水箱中的温度达不到50℃,那么就只能启动辅助能源对低温水进行加热,而且是加热整台水箱的水量(10吨),直至加热到50℃以上停止,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但加大了辅助能源的消耗量,降低了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型,同时大大降低了太阳能集中供热水系统自身的工作效率。
太阳能由于热密度较低,集热温度很难达到较高水平,所以太阳能适合制造中低温热水,水温从10℃提升到55℃这段工作时间,其热效率是最高的,如果按照普通太阳能集中供热水保温水箱的工作模式,第二天白天太阳能系统要将50℃的水温进一步提升,这样明显不符合太阳能热效率规律。最重要的是:用户不需要温度很高的热水,只要水温达到50℃用户便可以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普通太阳能集中供热水保温水箱的结构设计存在缺陷,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双舱水箱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弥补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节能高效的太阳能双舱水箱,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太阳能双舱水箱,其特征在于:水箱的外壁是保温层,水箱内胆由隔板分割成两部分,分别为保温舱和恒温舱,隔板的高度低于水箱内胆的高度,保温舱和恒温舱通过隔板的顶部的空间连通,恒温舱的外壁上设有溢流口、太阳能回水口、供水管道循环回水口,热水供水口、排污口,恒温舱内部安装有温度水位探头、电加热器;保温舱外壁上设有太阳能供水口、自来水补水口,保温舱内部安装有温度探头。
所述恒温舱的溢流口垂直位置高于隔板顶部,这是为了防止在保温舱的水通过隔板顶部向恒温舱补水、水面出现波澜时,波动的水不至于从溢流口流出水箱外。
所述的保温舱和恒温舱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连通口,两个连通口之间由电磁阀连接。当保温舱和恒温舱的水温达到设定温度时,两个水箱的水连为一体,这样就保障了用户的热水供应量。
所述的自来水补水口设在保温舱侧壁的下端。这是因为,在同一个容器内,冷热水分层而至。高温水在容器的上方,低温水在容器的下方。冷水从保温舱的底部注入,保温舱内原有的高温水会向上走,从隔板的顶部补入到恒温舱。
由于自来水管道内有压力,所以需在自来水补水口的正上方,设有一个导流减压帽。导流减压帽可以是一个片状的物体,导流减压帽的作用是防止补水过程中补进保温舱的自来水产生向上(向水箱顶部方向)的冲力。且导流减压帽能够使补进保温舱的自来水向水箱侧壁方向散去。从而使补入保温舱的冷水停留在保温舱的底部,而不会与保温舱上部的热水产生混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水箱采用双舱设计结构,分为恒温舱和保温舱,在用户需要少量热水时,只需对恒温舱的水进行加热,不需要对整个水箱的水加热,这样就减少了对辅助加热能源的消耗,而且也节约了加热的时间,达到了节能高效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方形太阳能双舱水箱的透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圆形太阳能双舱水箱的透视图;
图3是太阳能双舱水箱系统运行原理示意图。
1-恒温舱,11-电加热器,12-热水供水口,13-温度水位探头,14-太阳能回水口,15-供水管道循环回水口,16-溢流口,17-排污口;
21-自来水补水口,22-排污口,23-温度水位探头,24-太阳能供水口,3-连通口,4-隔板,5-太阳能集热器,6-导流减压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建生,未经高建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20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锄草工具
- 下一篇:多功能弧形构件压弯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