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1234.X | 申请日: | 201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2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坤河;陈以豪;廖顺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F16M11/06;F16M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持 装置 自动 支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结构,且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装置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持装置(handheld device)已作为生活中常使用的辅助工具。举例而言,常见的移动装置包含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移动电话(mobile phone)、智慧型手机(smart phone)等,这些移动装置的体积轻巧,携带方便,因此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所需的功能也越来越广、产品的应用更加多元。
为了满足使用者长时间观看影片的需求,或是扩充手持装置的功能,手持装置常会搭配底座使用。而底座上往往需要有对应的突起造型以支撑手持装置,使得底座的体积因而增加。或者,也有通过手动扳出底座上的脚架以支撑手持装置的设计,但是此种设计需要扳出脚架的动作才能达成支撑手持装置的目的。
因此,如何简化支撑手持装置的步骤而不增加底座的体积,便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用以在手持装置放入后自动提供支撑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包含底座本体、放置槽、扭力弹簧、支撑臂及连杆机构。放置槽设置于底座本体上,用以放置手持装置,放置槽具有侧壁开口。支撑臂通过扭力弹簧枢接于底座本体。连杆机构设置于底座本体中,连杆机构的第一端外露于侧壁开口,连杆机构的第二端与支撑臂卡合,其中当手持装置下压第一端时,解除第二端与支撑臂的卡合状态,使支撑臂弹起。
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还包含压缩弹簧,设置于连杆机构与底座本体之间。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具有斜面。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还包含连接器,设置于放置槽中,以电连接手持装置与底座本体。其中支撑臂具有第一卡勾部,第二端具有对应于第一卡勾部的第二卡勾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其包含底座本体、放置槽、滑动块、滑动卡榫件、压缩弹簧、扭力弹簧及支撑臂。放置槽设置于底座本体上,用以放置手持装置,放置槽具有一侧壁开口。滑动块设置于底座本体中,具有相对的第一斜面端与第二斜面端,第一斜面端外露于侧壁开口。滑动卡榫件设置于该底座本体中,滑动卡榫件包含第一端、第二端及位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的导槽,滑动块位于导槽中,导槽具有配合第二斜面端的导引斜面。压缩弹簧设置于第一端。支撑臂通过扭力弹簧枢接于底座本体,支撑臂具有凹槽,滑动卡榫件的第二端位于凹槽中,其中当手持装置放置于放置槽中时,手持装置下压第一斜面端使滑动块向内推动,第二斜面端推动导引斜面使滑动卡榫件向压缩弹簧移动,进而使第二端脱离凹槽而使支撑臂弹起。
其中第二端可具有斜面。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还包含连接器,其设置于放置槽中,以电连接手持装置与底座本体。支撑臂具有转轴,转轴穿过扭力弹簧。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还包含多段式定位机构,其设置于支撑臂与底座本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其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可以在手持装置插入放置槽后,使得支撑臂自动弹起支撑手持装置,省略了使用者将支撑臂扳起的动作,且不会增加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视图;
图2A至图2C分别为手持装置组合于图1的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不同阶段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实施时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 180:连接器
110:底座本体 190:多段式定位机构
112:空腔 200:手持装置
120:放置槽 300:手持装置自动支撑结构
122:侧壁开口 310:底座本体
130:滑动块 312:空腔
132:第一斜面端 320:放置槽
134:第二斜面端 322:侧壁开口
140:滑动卡榫件 330:扭力弹簧
142:第一端 340:支撑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2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