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切割机床双张紧走丝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1224.6 | 申请日: | 2011-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0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戴运山;毛万林;毛亚军;毛智勇;赵百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柯罗特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B23H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106 浙江省衢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机床 双张紧走丝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切割机床,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实现线切割机床上的电极丝的走丝机构。
背景技术
线切割机床是利用“放电加工”原理,对导电材料进行电蚀(火花放电),达到加工的目的,通常利用金属丝,如一般有钼丝、铜丝等作为工具电极,将工具电极均匀地绕在圆柱形贮丝筒上,通过导轮等走丝机构,形成可以往复循环的运丝系统,此电极以一定的速度(约10-12m/s)作往复循环运动,工件作为另一个电极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自动地按程序所设定的轨迹运动,电火花高频脉冲电源将一定频率、一定能量的连续高频脉冲加在此两极之间,对工件进行火花放电加工,最后得到所需要的形状的工件。
在切割过程中电极丝因长时间往复运动,会造成电极丝拉长,导致张力不均,从而使切割工件产生丝痕或者中凸现象严重,更严重者断丝。线切割机床通常采用上下臂前端各装一只导轮,作为电极丝导向并实现高频放电加工,但是由于贮丝筒往复运动,必然要有排丝间隙的存在,就会使前导向轮与排丝轮不能装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导轮在运转过程中存在侧向载荷、侧向磨损的,使导轮失去作用,从而降低导轮的运动精度,从而使电极丝产生摆动、抖动,缩短导轮的使用寿命且会破坏工件的加工精度产生线纹、精度偏差等缺陷。现有技术中,基本采用人工紧丝或单边紧丝,运丝系统导轮采用耐磨的金刚石导轮和宝石导轮。人工紧丝需要人为的去压紧电极丝,操作过程比较繁琐,不易推广使用;单边紧丝能在一定程度上张紧电极丝,使切割趋向稳定,但由于只是单边紧丝,电极丝顺向和逆向运动时就会产生单边松紧丝现象,影响加工,产生线纹,使加工表面质量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线切割机床走丝机构,采用双边紧丝的方法,以对电极丝张力进行调节,有效地解决因张力不均而产生的丝痕、中凸、断丝等原因,减小了电极丝产生的摆动、抖动,延长导轮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线切割机床双张紧走丝机构,设置于线切割机床床身上,包括电极丝、贮丝筒、合金导电块,其特征是在贮丝筒前面设有一对上过渡轮和一对下过渡轮,一对上过渡轮间设有上张紧轮,一对下过渡轮间设有下张紧轮,电极丝通过贮丝筒,上部通过上过渡轮和上张紧轮,下部通过下过渡轮和下张紧轮,然后上、下的电极丝进入工作区,构成走丝循环。本实用新型电极丝的上下设有上张紧轮和下张紧轮,实现双边紧丝,电极丝顺向和逆向运动时,都能有效地提高其张力,减小了电极丝产生的摆动、抖动,提高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
作为优选,上张紧轮和下张紧轮分别设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上固定板、下固定板和机座导轨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的一侧分别设有上固定滑轮和下固定滑轮,下固定滑轮下面设有重锤滑轮,设有张紧钢丝的两端连接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张紧钢丝通过上固定滑轮、重锤滑轮和下固定滑轮,重锤滑轮固定有重锤。上下张紧装置采用重锤自动原理来张紧电极丝,张紧轮具有拉长电极丝走丝循环的重力势能,且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结构简单,运行可靠。
具体实施时,贮丝筒和首个上过渡轮间设有上排丝轮。电极丝先绕在在上排丝轮上,然后绕入首个上过渡轮,这样增加其张力。
具体实施时,合金导电块包括上合金导电块和下合金导电块,工作区中设有第一上双臂导轮、第二上双臂导轮、下双臂导轮,电极丝分别绕在第一上双臂导轮、上合金导电块、第二上双臂导轮、下双臂导轮和下合金导电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边紧丝的方法,对电极丝张力进行调节,有效地解决因张力不均而产生的丝痕、中凸、断丝等原因,减小了电极丝产生的摆动、抖动,提高了加工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贮丝筒 2、上排丝轮 3、上固定滑轮 4、上过渡轮 5、上张紧轮 6、上轨道 7、电极丝 8、第一上双臂导轮 9、上合金导电块 10、下双臂导轮 11、工件 12、第二上双臂导轮 13、下合金导电块 14、下过渡轮 15、张紧钢丝 16、下张紧轮17、重锤 18、重锤滑轮 19、下固定滑轮 20、上固定板 21、下固定板 22、下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柯罗特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柯罗特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12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柴油机吊装叠装装置
- 下一篇:电泳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