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垂直急速人行下降通道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0703.6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1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宣伯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伯民 |
主分类号: | A62B1/22 | 分类号: | A62B1/22;E01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急速 下降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救生通道设施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垂直急速人行下降通道。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社会生存环境中,人们生活、工作、活动于高楼大厦的机会越来越多,当然,楼越建越高,越建越大越复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其中的隐患也越来越让人担心。一旦遇到如地震、火灾、恐怖袭击、战争轰炸等等不可予见的灾难时,在电梯等设施已因停电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让大楼高层内的人们快速安全地下降到地面,一直是相关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探索的问题。据实地考察,目前的高楼大厦,都设有人行楼梯供人们平时上下楼时选择使用和应急时作为通道。这些人行楼梯在使用功能和消防设置上是完全符合现行设计规范的,是无可非议的,但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在遇到灾难的情况下,人们利用这些人行楼梯需急速下降时,尚存在人们走楼梯下降速度不够快的不足。因为人们无论怎样心急地向下走楼梯,总得一档一档地走踏步,受到节奏的制约而无法更快,而在逃避灾难时,即使是逃得快慢一秒钟,都可能具生死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垂直急速人行下降通道,克服目前高楼在遇紧急情况时,人们使用人行楼梯下降的速度不够快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包括围壁、门洞,在相对的所述围壁开有门洞的内壁面及对面上沿垂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设有固定短挑台,在所述固定短挑台上按上下相邻层左右相间地铰链接装有活动踏板,所述活动踏板上装有弹力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是:平时由于所述活动踏板上装有弹力器,弹力器的弹力刚好使活动踏板能和所述固定短挑台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当有人踏上所述活动踏板并向前走时,弹力器的弹力无法支撑,所述活动踏板快速向下垂下,搁于下一层的所述固定短挑台上,使所述活动踏板形成一个斜坡道,让人们可大步跑跳兼用地下降至下一层的所述固定短挑台上,再从该固定短挑台的另一边的所述活动踏板以同样的方式下降到再下一层的所述固定短挑台上。如此重复下降在各层所述固定短挑台之间,达到急速从高楼的高层下降到地面的目的。
为了建筑物的统一和规范,所述活动踏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固定短挑台的宽度的二分之一,其长度为满足倾斜时可搁于下级固定短挑台上。对所述活动踏板上装的弹力器,可以选用片式弹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短挑台上;也可以选用拉簧,其一端固定于所述围壁上。为了安全和使用时的方便,在所述活动踏板凌空一侧设有护栏。对于所述固定短挑台来说,一半是通向所述活动踏板的,而另一半是凌空的,为了防止人们从这凌空的一半跌下,所以应在这一半的边沿设置单向栏杆,只允许从上一层所述活动踏板下来的人通过。
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高楼大厦遇灾难需紧急疏散楼层人员至地面时,能成倍地提高人们从高层下降到地面的速度,从而大大地减小了人们受到伤害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弹力器为拉簧),图2为图1的A向视图。图中:1、围壁,2、门洞,3、固定短挑台,4、活动踏板,5、弹力器,6、护栏,7、单向栏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固定短挑台3的上下相邻层之间的距离为楼层层高的一半。在使用时,人们从门洞2走上固定挑台3,然后踏上活动踏板4后,由于人的重量,弹力器5无法支撑,使活动踏板4的凌空端快速下垂搁到对面的下层固定短挑台3上,与此同时,人们也同时快速连跑带跳至该固定短挑台3上,同时又迅速进入另一边的活动踏板4上,又被快速下降至再一层的固定短挑台3上,如些反复地逐层下降,很快就可到达地面,脱离险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伯民,未经宣伯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外科用注射器
- 下一篇: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