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烟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0413.1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良;沈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A24F13/16 | 分类号: | A24F1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刁文魁;翟羽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烟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类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吸烟套管,它既可以将点燃的香烟火星罩住,又可以将香烟灰暂时存在套管内,待吸烟后一起倒掉。
背景技术
烟民是一种历史现象。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和不少国家及地区对公共场合抽烟的限制,抽烟的人数有所下降。抽烟尽管属于不良嗜好,但目前还是有不少人难于改变抽烟的习惯,常常“乐”在吞云吐雾之间。抽烟时如遇到风,烟灰或火星会被吹得四处飞扬。有的人习惯躺在床上抽烟,在我国一些宾馆和饭店的客房内烟味大、烟蒂多是一个普遍现象。床上抽烟很容易引起屋内火灾或床上用品或地毯的毁坏。目前对此,除了设立无烟房或是提醒吸烟者注意外还没有什么特别有效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烟套管,它不是想助长吸烟的现象,而是要解决目前人们在抽烟时烟灰、火星乱飞,在床上抽烟时烟灰影响寝具、地毯的现象,使吸烟的危险性得到某种的控制或下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烟套管,含有吸嘴,吸嘴的前端设有香烟套口,其特征是,吸嘴前端香烟套口的外端有一个配套设置的套管,所述的套管为一个腔状结构,长度大于香烟的长度,套管的前端设有通气盖,通气盖为网筛状结构。
所述的吸嘴与套管通过凹凸连接头连接。
所述的套管用耐高温透明材料制作。
所述的通气盖固定在套管的前端。
所述的通气盖通过螺旋结构连接在套管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一种吸烟套管的使用方式为:
将香烟插入吸嘴前端的香烟套口上,点燃香烟,将套管通过凹凸连接头与吸嘴连接,这样,套管就套住了点燃的香烟,通气盖保证了空气的流畅,吸烟者可以开始吸烟;
在吸烟过程中,香烟燃烧产生的烟灰由于网筛状通气盖的作用无法“飞”出的套管,自动积累在套管内;耐高温透明的套管能使香烟的燃烧情况一目了然;
吸烟结束,取下套管,掐灭烟头上的火星,将烟头取下和套管内的烟灰一起倒入垃圾桶。能拆开的吸烟套管还非常便于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
(1)将点燃的香烟用套管套起来抽,将明火与易燃物分开,能避免火灾的发生;
(2)套管具有烟灰缸的作用,可将烟灰储存起来,能有效阻止烟灰和火星的随机飞扬;
(3)结构合理,在不影响烟民抽烟的情况下,能将吸烟(烟灰火星乱飞)的危险控制在最低的程度。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烟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为:
1、通气盖; 2、套管; 3、香烟; 4、吸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一种吸烟套管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一种吸烟套管,含有吸嘴4、套管2和通气盖1,在吸嘴4的前端设置香烟套口,这与现有香烟吸嘴的结构是类似的。但是,在吸嘴4香烟套口的外面通过连接结构设置一个配套设计的套管2:套管2为一个腔状结构,长度大于香烟3的长度,宽度可相应调节,以方便手捏为妥,套管2采用耐高温的透明材料制作为好,有利于看清楚香烟在其内的燃烧状况。套管2的后端通过凹凸连接头与吸嘴4连接,套管2的前端设置通气盖1,通气盖1为网筛状结构,或固定在套管2的前端,或通过螺旋结构连接在套管2的前端。
吸嘴4与套管2的连接方式可采取现有的连接方式,但是,它们连接后形成的造型是应该事先进行设计的,例如,在套管2前端的下方可设计一个下凸腔,既能储存烟灰,外观又类似于烟斗,还便于手握。
在套管2的外面还可以形成某种造型,或印刷或雕刻上花纹或图案,因此,套管2的取材与其造型的设计是有密切关系的。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它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照本实用新型所作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4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