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光触媒保护层的电风扇无效
申请号: | 201120000138.3 | 申请日: | 2011-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1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伟平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70;A61L9/18;A61L9/22;A61L101/02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2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媒 保护层 电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风扇类,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易清洁、抗菌防污的电风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各式各样的电风扇,例如,公知的电风扇,由于整体置于空气中,其表面易沉积空气中的各种粉尘及飞沫中可能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的细菌。然而对其定期进行擦拭、定期消毒等不仅为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不便,也无法达到彻底去污、杀菌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市场上尚未见到能够很好去污、杀菌的电风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清洁、抗菌防污的电风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光触媒保护层的电风扇,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扇叶、罩子,所述的扇叶、罩子进一步包括一光触媒层。
所述的光触媒层形成于扇叶、罩子中;所述的光触媒层包形成于扇叶、罩子的表面;所述的光触媒层包括二氧化钛(TiO2)或锌氧化物(ZnOX)颗粒,其粒度为15~50纳米;所述的光触媒层是通过光触媒材料加入扇叶、罩子表面材料内同一成型而形成于扇叶、罩子中;所述光触媒层是通过浸泡、涂抹的方法形成于扇叶、罩子的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能够很好地起到易清洁、抗菌防污的作用;(2)制作简单,保护效果好,去污抗菌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利用光触媒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和二氧化碳,因而具有极强的杀菌、防污自洁的功能。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具光触媒保护层的电风扇的示意图。
图中:罩子1 扇叶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光触媒层形成于罩子1、扇叶2,光触媒材料包括二氧化钛(TiO2)或锌氧化物(ZnOX)颗粒等,所述光触媒材料的颗粒的粒度的优选范围为15~50纳米。其形成方式包括浸泡、涂抹的方式将光触媒层直接形成于罩子1、扇叶2的表面上,或于罩子1、扇叶2成型前,将光触媒材料加入熔融的原料之中,随罩子1、扇叶2一同成型,使光触媒材料分布于罩子1、扇叶2的内部以形成光触媒层。两种形成均使光触媒材料颗粒均匀分布于光触媒层中。
光触媒层的具体形态结构并不能以其命名加以限缩,应视其具体成型方式而定。用浸泡、涂抹的方式使其形成于罩子1、扇叶2表面上时,所形成的光触媒层为一二维结构。用同一成型方式的光触媒层可以看成是一三维结构。
下面解释光触媒层的原理。
当使形成于罩子1、扇叶2的光触媒层接受到光源的照射时,特别是接受到388纳米的光照射下,会产生类似光合作用的光催化反应,产生出氧化能力极强的自由氢氧基和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光氧化还原功能,可氧化分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和部分无机物,能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和固化病毒的蛋白质,可杀灭细菌和分解有机污染物,把有机污染物分解成无污染的水(H2O)和二氧化碳(CO2),因而具有极强的杀菌、防污自洁、净化空气功能。
清洁时,可直接将电风扇尤其是罩子1、扇叶2暴露在光源下照射,达到局部杀菌除垢的目的,再进行简易擦拭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伟平,未经程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01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高效双吸泵
- 下一篇:一种电动无气喷涂机泵柱塞密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