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陶瓷纤维制备刹车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1876.2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52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宝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4 | 分类号: | C08J5/14;C08L61/14;C08L77/00;C08K13/04;C08K3/34;C08K3/04;C08K3/30;C08K3/22;C08K3/24;F16D6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335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陶瓷纤维 制备 刹车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汽车工业领域中的摩擦材料制备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陶瓷纤维制备刹车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摩擦材料以陶瓷纤维纤维和其他组分粘接成具有摩擦制动所需各种性能的摩擦材料产品。陶瓷纤维对整个材料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通运输机械向高速重载方向发展,对高性能摩擦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良好的抗衰退性,热恢复性、稳定的摩擦系数、较小的磨耗和较低的噪音等。但现用摩擦材料中未改性的酚醛树脂存在脆性大、韧性差、耐热性有限,已不能满足现代摩擦材料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摩擦材料配方中采用陶瓷纤维作为主要粘合剂,改变摩擦材料的内部结构,改善摩擦材料的耐热性、抗衰退性及摩擦材料相应的综合使用性能。本发明利用复合改性酚醛树脂所具有的良好的耐热性、热稳定性、耐水性等优势设计摩擦材料配方,改变材料内部结构,提高其综合实用性能。技术方案为利用陶瓷纤维制备刹车片的方法包括粘接剂、增强材料、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所述的粘接剂为复合改性酚醛树脂,所述的粘接剂的重量百分比5~18%;所述的增强材料为陶瓷纤维和芳纶纤维,所述的增强材料重量百分比20~30%;所述的摩擦性能调节剂包括研磨剂和石墨、二硫化钼、云母,所述的研磨剂包括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镁,所述的研磨剂重量百分比为1~15%,所述的石墨、二硫化钼、云母共占重量百分比为5~15%;所述填料为硫酸钡、钛酸钾、蛭石粉,所述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30%。采用本配方生产的刹车片,高温时没有发生热衰退现象,摩擦系数稳定,产品磨耗小,使用过程中制动舒适,无噪音产生,使用寿命达7万公里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利用陶瓷纤维制备刹车片的方法配方为粘接剂、增强材料、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所述的粘接剂为复合改性酚醛树脂,所述的粘接剂的重量百分比5%;所述的增强材料为陶瓷纤维和芳纶纤维,所述的增强材料重量百分比20%;所述的摩擦性能调节剂包括研磨剂和石墨、二硫化钼、云母,所述的研磨剂包括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镁,所述的研磨剂重量百分比为1%,所述的石墨、二硫化钼、云母共占重量百分比为5%;所述填料为硫酸钡、钛酸钾、蛭石粉,所述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10%。
实施例2,利用陶瓷纤维制备刹车片的方法配方为粘接剂、增强材料、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所述的粘接剂为复合改性酚醛树脂,所述的粘接剂的重量百分比18%;所述的增强材料为陶瓷纤维和芳纶纤维,所述的增强材料重量百分比30%;所述的摩擦性能调节剂包括研磨剂和石墨、二硫化钼、云母,所述的研磨剂包括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镁,所述的研磨剂重量百分比为15%,所述的石墨、二硫化钼、云母共占重量百分比为15%;所述填料为硫酸钡、钛酸钾、蛭石粉,所述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30%。
实施例3,利用陶瓷纤维制备刹车片的方法配方为粘接剂、增强材料、摩擦性能调节剂和填料,所述的粘接剂为复合改性酚醛树脂,所述的粘接剂的重量百分比11%;所述的增强材料为陶瓷纤维和芳纶纤维,所述的增强材料重量百分比25%;所述的摩擦性能调节剂包括研磨剂和石墨、二硫化钼、云母,所述的研磨剂包括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镁,所述的研磨剂重量百分比为8%,所述的石墨、二硫化钼、云母共占重量百分比为10%;所述填料为硫酸钡、钛酸钾、蛭石粉,所述填料的重量百分比为20%。
另外,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依据发明内容,设计了两组配方(A配方和B配方)进行试验,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如下:
(1)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配方设计,按照以下生产工艺加工样品,进行测试:
混料→成型热压→热处理→平磨→喷漆→烘干→安装附件→印标封装
(2)试验结果
从实验数据分析,未改性的酚醛树脂(配方A)摩擦材料产品硬度大,在执行衰退程序时,衰退率高达31%以上,高速性能较差,摩擦系数为0.23,在实验过程中有噪音产生;而陶瓷纤维摩擦材料(配方B)衰退率有明显改善,低于20%,高速摩擦系数高于0.28,在实验时无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宝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营宝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