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61691.1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49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锋;陈智锋;周新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G01N21/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样品 采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尤其是一种近红外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红外样品检测装置是一种对样品实现近红外漫反射检测的装置。
请参阅图1,目前一种广泛使用的样品检测装置,是直接将样品放置在反射物质上方,再将近红外探头紧贴纤维上表面进行检测。
该类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对样品的检测,但不能保证检测条件的一致性。由于被测物的厚度、层数、颜色及材质的不同,引起检测时出现图1中所示的透反射和漫反射两种检测方式,而检测方式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使得检测结果的均一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保证检测条件均一性的近红外样品采集装置及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近红外样品采集装置,包括:
光源;
探测分析单元,所述探测分析单元采集光源发出的透过待测样品的光并将探测结果传递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探测结果判断是否有光透过待测样品,并将判断结果传递给报警单元;
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报警信息:
若有光透过待测样品,提示样品状态无效;
若无光透过待测样品,提示样品状态有效。
进一步,所述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所述探测分析单元包括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
所述第一探测器用于接收第一光源发出的被待测样品反射的光;所述第二探测器用于接收第二光源发出的透过待测样品的光;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第二探测器的探测结果判断是否有光透过待测样品,并将判断结果传递给报警单元,并根据报警单元的报警信息控制第一光源和第一探测器收集被待测样品反射的光,并对样品成分进行分析。
进一步,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为同一个光源。
进一步,所述第二光源和第一光源设置在待测样品的同侧或异侧。
进一步,所述报警信息通过声、光、电等硬件部件发出报警。
进一步,所述样品采集装置还包括光学窗口,所述光学窗口包括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待测样品设置在第一视窗和第二视窗之间。
进一步,所述样品采集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的施力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施力模块将样品压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视窗设置在施力模块上。
进一步,所述施力模块包括标准重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近红外样品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装入待测样品;
B、光源发出的测量光照到待测样品上;
C、探测透过待测样品的光,判断是否有光透过待测样品,并生成报警信息:
若有光透过待测样品,提示样品状态无效,调整样品状态,返回步骤A;
若无光透过待测样品,提示样品状态有效,采集样品的漫反射信号,并对样品成分进行分析。
进一步,采用上述任一所述的样品采集装置进行近红外样品信号的采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确保了检测条件的均一性
通过红外探测器检测技术,实现近红外光是否穿透被测物的检测,确保了对样品检测时的漫反射测量方式的统一性;同时,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直观提示;
2、通过标准重物均匀压被测样品的方式,实现样品紧密度一致和样品平整;
3、通过锁紧功能,实现紧密度在检测过程中不变;
4、装置简单,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近红外样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9中样品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近红外样品采集装置,包括:光源、探测分析单元、控制单元和报警单元;
所述探测分析单元采集光源发出的透过待测样品的光;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探测结果判断是否有光透过待测样品,并将判断结果传递给报警单元;
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根据判断结果生成报警信息:
若有光透过待测样品,提示样品状态无效;
若无光透过待测样品,提示样品状态有效。
本发明通过近红外探测器检测技术,实现近红外光是否穿透被测物的检测,确保了对样品检测时的检测条件的均一性,即均是漫反射测量方式;
进一步,所述报警单元为声、光、等硬件部件,对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进行了直观提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6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