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锁紧刀柄/主轴联接性能仿真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0576.2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92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峰;褚洪可;赵永胜;蔡力钢;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刀柄 主轴 联接 性能 仿真 优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结合面因素的双面锁紧刀柄/主轴联接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刀柄系统是联接数控机床主轴与刀具的重要单元,其定位精度与联接刚度,直接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随着数控机床向高速高精方向发展,具有高精度的双面锁紧刀柄得到普遍应用,然而当主轴转速达到每分钟数万转以上时,在离心力和切削力的影响下,双面锁紧刀柄与主轴之间结合面将会产生微量间隙与滑移,导致刀柄系统在高速下产生振摆和失稳,严重影响加工精度。因此结合面对刀柄/主轴联接性能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对刀柄/主轴结合面进行精确建模。
双面锁紧刀柄/主轴结合面受拉刀力、刀柄结构、转速、形位公差、粗糙度等多因素影响,而现有的有限元仿真方法大都通过定义接触对来处理机械结合面,故不能精确反映结合面特性对双面锁紧刀柄/主轴联接性能的影响。
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将机械结合面考虑为并联的弹簧-阻尼单元,并通过辨识得到结合面刚度和阻尼,这样可以精确反映机械结合面特性。本发明基于结合面弹簧-阻尼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二次开发平台,对双面锁紧刀柄/主轴及其结合面进行参数化建模,分析其联接性能,并对双面锁紧刀柄结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结合面仿真方法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结合面弹簧-阻尼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分析双面锁紧刀柄/主轴联接性能,并进一步优化双面锁紧刀柄关键结构参数的新方法。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实现该方法的系统包括
一种双面锁紧刀柄/主轴联接性能仿真优化方法,包括:参数化建模、结合面建模、施加边界条件、性能分析、优化设计步骤;
参数化建模步骤,利用面回转拉伸生成双面锁紧刀柄,再利用布尔操作生成刀柄上的键槽;主轴模型根据需求,直接调用已有的标准主轴模型;建模过程中,利用APDL语言定义结构参数变量;生成实体模型后,采用自由模式进行网格划分,生成有限元网格模型;
结合面建模步骤,分为锥形结合面建模和端面结合面建模;弹簧-阻尼结合面模型利用自定义矩阵单元仿真,通过for循环,在刀柄/主轴结合面生成结合面单元刚性联接刀柄/主轴结合面单元节点,并定义结合面刚度和阻尼为输入变量;
施加边界条件步骤,包括极限转速、轴承约束位置、拉刀力、切削力载荷;轴承约束定义为Fixed Support,需要手动拾取轴承约束面,其他边界条件设置为输入变量;
性能分析步骤,首先设置分析类型,包括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静力学分析后处理中输出应力、应变分布云图、结合面应力极值、刀尖点位移;模态分析后处理中输出模态频率和模态振型图;谐响应分析进一步定义求解方法和载荷步选项,后处理中输出应力、应变或位移分量云图和关键点频响函数图;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用户判断双面锁紧刀柄是否满足设计目标,如果满足设计要求,则最终输出该双面锁紧刀柄性能分析报告;如果未能满足设计要求,则进入优化设计模块;
优化设计步骤,系统自动调用ANSYS中的优化设计模块,用户指定碟簧刚度、端面间隙、碟簧预紧力、拉刀力为设计变量,定义性能分析中的刀尖点位移和结合面应力极值为优化目标,并设定变量取值范围,系统调入APDL优化命令流,进行优化计算,最终输出优化后的结构参数。
前述的自定义矩阵单元仿真为matrix27仿真。
前述的利用APDL语言定义结构参数变量包括:主轴型号、刀柄型号、材料属性、端面间隙、碟簧刚度、碟簧预紧力。
前述的结合面建模基于结合面弹簧-阻尼模型。
本发明一种双面锁紧刀柄/主轴联接性能仿真优化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的优势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基于结合面弹簧-阻尼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二次开发平台,对双面锁紧刀柄/主轴及其结合面进行参数化建模,分析其联接性能,并对双面锁紧刀柄结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双面锁紧刀柄/主轴结合部模型示意图;
图2为双面锁紧刀柄/主轴联接性能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流程图;
图3为自定义矩阵单元matrix27示意图。
其中,1为主轴,2为端面结合部单元,3为双面锁紧刀柄,4为锥形结合面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加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05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复合线锯缠绕设备
- 下一篇:电磁动力排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