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0162.X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东;杨勇;王海东;朱英华;陈恺;屈智慧;刘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0 | 分类号: | 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100029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修复 有机物 污染 土壤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修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气体收集单元、尾气处理单元、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为具有密封物流门的密闭结构,其内设置有翻抛机械,用于对运输至其内的有机物污染的土壤进行翻抛处理,促进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挥发;
所述气体收集单元包括第一排风管道、第一引风机、第二排风管道和第二引风机,所述第一排风管道和所述第一引风机设置在所述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的顶部,在所述第一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一排风管道将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废气排出,所述第二排风管道和所述第二引风机设置在所述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的底部,在所述第二引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所述第二排风管道将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废气排出;
所述尾气处理单元包括除尘器和活性炭吸附设备,所述除尘器的输入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排风管道和所述第二排风管道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设备的输入口与所述除尘器的输出口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设备对经所述除尘器除尘后的废气进行吸附;
所述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内,并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检测其内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当检测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超过设定的报警值时,发出第一报警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一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相连接,根据所述第一报警信号及时启动所述第一引风机、所述第二引风机、所述除尘器和所述活性炭吸附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的底部为设定厚度的抗渗混凝土层,所述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的膜材为具有表面涂层的聚偏氟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内设置有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所在的控制室内设置有异地充气控制按钮,与所述充气装置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吸附设备包括废气入口、过滤模块、吸附模块、防爆排风机和排气筒,其中
所述废气入口与所述除尘器的出口相连接,所述过滤模块、所述吸附模块、所述防爆排风机依次设置在所述废气入口之后,所述排气筒设置在所述防爆排风机的上方,所述防爆排风机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将经过滤、吸附后的气体通过所述排气筒达标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模块为分层抽屉式结构,活性炭分别放置在抽屉内,所述吸附模块内设置有活性炭饱和测定仪,当所述活性炭饱和测定仪检测到所述吸附模块内的活性炭饱和后发出第二警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所在的控制室内设置有异地排风控制按钮,与所述防爆排风机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所在的控制室内设置有异地引风控制按钮,分别与所述第一引风机和所述第二引风机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支撑膜结构单元内设置有监控装置,并将监控录像传送至控制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鼎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016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空大跨度杆件的胎架
- 下一篇:综合泥浆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