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匹配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60089.6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甘中学;张祺;仵浩;蔡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3/10 | 分类号: | F25D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11306 | 代理人: | 陆鑫;房岭梅 |
地址: | 065001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液化 天然气 能源 匹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经过第一次压缩升温后的空气、与来自储罐组的液化天然气进行第一次热交换;
将经过所述第一次热交换的液化天热气先进行第一次膨胀降压处理,然后与经过所述第一次热交换的空气进行第二次热交换;
将经过所述第二次热交换的空气进行第二次压缩升温后获得目标空气;以及
将经过所述第二次热交换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升温,以获得与所述目标空气的温度和压力相匹配的目标液化天然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源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目标空气与所述目标液化天然在燃烧室中进行混合。
3.一种基于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储存液化天然气的储罐组(1),具有储气入口和储气出口;
对空气进行压缩的第一压缩机(16),具有吸气口和排气口;
第一换热器(3),具有与所述储气出口连通的供液化天然气流经的第一换热通道、与所述排气口连通的供压缩空气流经的第二换热通道;
对经所述第一换热器加热后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减压膨胀气化的第一膨胀机(17),具有膨胀降压入口和膨胀降压出口,所述膨胀降压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通道的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源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气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第一换热通道之间的连通管路上,还连接有增压泵(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能源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压缩机(16)与所述第一膨胀机(17)之间,连接有将液化天然气在所述第一膨胀机(17)中膨胀降压时产生的功作为驱动力传输给所述第一压缩机(16)的能量传输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能源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从所述第一膨胀机(17)输出的液化天然气加热的第二换热器(5),具有供所述第一膨胀机(17)输出的液化天然气流经的第一换热通道、供在所述第一换热器(3)中放热后排出的压缩空气流经时向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液化天然气放热的第二换热通道;
对经所述第二换热器(5)加热的液化天然气加热的第三换热器(6)、对在所述第二换热器(5)中放热后输出的压缩空气压缩的第二压缩机(4);
接收从所述第三换热器(6)输出的加热的液化天然气、和从所述第二压缩机(4)排出的压缩空气的缓冲罐(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源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对来自所述缓冲罐(7)的液化天然气空气混合气体进行加热的第四换热器(8)、供所述的由所述第四换热器(8)加热后的混合气体在其中燃烧的燃烧室(9)、对所述燃烧室(9)中混合气体燃烧时排出的烟气进行膨胀降压的第二膨胀机(10),
其中,所述第四换热器(8)具有供来自所述缓冲罐(7)的混合气体流经的第一换热通道、供所述第二膨胀机(10)输出的烟气流经时向所述第一换热通道中混合气体放热的第二换热通道,
其中,在所述第二膨胀机(10)与所述第二压缩机(4)之间,连接有将烟气在所述第二膨胀机(17)中膨胀降压时产生的功作为驱动力传输给所述第二压缩机(4)的另一能量传输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源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传输机构、和所述另一能量传输机构均为传动轴(22、23)。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能源匹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余热锅炉(15),具有供从所述第四换热器(8)的第二换热通道排出的烟气流经的第一通道、以及供水流经时从所述第一通道中烟气吸热的第二通道,
其中,在所述第一通道的出口处,连接有将在所述余热锅炉(10)中放热后的烟气引入所述第三换热器(6)中加热其中液化天然气的引导管路,在所述第二通道的出口处,连接有将所述余热锅炉(10)中从烟气吸热后的水排出的热水输出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00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