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接触式陆地水球射门训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9921.0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2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肖宁宁;战立富;纪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3/00;A63B7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陆地 水球 射门 训练 装置 | ||
1.非接触式陆地水球射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训练车、训练门和互动投影系统(6);
训练车包括车体(1)、弹簧座(2)和球篮(3),车体(1)为万向行走电动车,弹簧座(2)设置在车体(1)的正中央,弹簧座(2)包括车座(21)、定位杆(22)、车座支撑架(23)和弹簧(24),车座支撑架(23)分为支撑脚(231)和弹簧槽(232),所述的支撑脚(231)的底部连接在车体(1)上,所述的支撑脚(231)的顶部连接在弹簧槽(232)的底部,弹簧(24)设置在所述的弹簧槽(232)内,定位杆(22)位于弹簧(24)的中心的空腔内,定位杆(22)的顶端固定在车座(21)底部,球篮(3)设置在车体(1)的外侧,并且球篮(3)的开口位于无重物施压状态下的车座(21)的侧面;
训练门包括球门(4)和模拟水面(5);球门(4)包括球门门框(41)和幕布(42),幕布(42)安装在球门门框(41)上,模拟水面(5)固定在球门(4)的球门门框(41)上,所述的模拟水面(5)的高度为水球泳池的水面高度,
互动投影系统(6)包括、信号处理装置(62)和成像设备(63);
成像设备(63)的投影控制信号输入端与信号处理装置(62)的投影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
信号采集设备(61)的落点采集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处理装置(62)的落点采集信号输入端连接,
信号处理装置(62),用于根据训练状态产生投射图像信息,并将该投掷图像信息发送给成像设备(63),所述投射图像信息包括水球的目标点信息和守门员的动作信息,
成像设备(63),用于将接收到的投掷图像信息投影到幕布(42)上,
信号采集设备(61),用于采集幕布(42)上的球的落点信息,并将所述落点信息发送给信号处理装置(62),
信号处理装置(62),用于将接收到的落点信息与投掷图像信息中的水球的目标点信息相比较,获得球的落点的误差信息,并将该信息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陆地水球射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脚(231)为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圆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接触式陆地水球射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弹簧(24)包括主弹簧和辅助弹簧;弹簧槽(232)包括主弹簧槽和辅助弹簧槽;定位杆(22)包括主定位杆和辅助定位杆;主定位杆的顶端固定在车座(21)底部的重心处,辅助定位杆均匀分布在主定位杆的周围,辅助定位杆的顶端同样固定在车座(21)底部,主弹簧套在主定位杆上,辅助弹簧套在辅助定位杆,主弹簧的弹簧内直径大于辅助弹簧的弹簧内直径;辅助弹簧槽为环形凹槽,辅助弹簧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中,主弹簧槽为圆形槽,主弹簧的弹簧轴心与主弹簧槽的轴心重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接触式陆地水球射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模拟水面(5)包括装载槽(51)、和拟水材质(53);装载槽(51)中装有拟水材质(53),装载槽(51)通过固定架(52)固定在球门(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陆地水球射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不同点在于拟水材质(53)为硅胶或凝胶。
6.根据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的非接触式陆地水球射门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车体(1)包括车体机架(11)、悬臂架(12)、电动万向车轮(13)、电控装置(14)、蓄电池(15)、操纵杆(16)和从动万向车轮(17);车体机架(11)的左右端头分别固定有悬臂架(12),每个悬臂架(12)的端部均安装有电动万向车轮(13),车体机架(11)内部安装有电控装置(14)和蓄电池(15),电控装置(14)的两个行走控制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两个电动万向车轮(13)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在车体机架(11)的侧端安装有操纵杆(16),操纵杆(16)的方向信号输出端连接电控装置(14)的方向信号输入端,在车体机架(11)的前端安装有从动万向车轮(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9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机互动的控制方法及其运用
- 下一篇:丹顶红石环保型纳米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