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处理排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606.8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鹏;褚会东;卞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18;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排烟除尘装置,尤其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的排烟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设备中因为处理品含有防锈油、淬火油、切削液、清洗剂等各种附着物,在加热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这些烟气如果不及时排出炉外,或会在炉内积聚而影响炉子气氛,导致产品品质不良;或会与空气混合产生爆炸;或会因高温下烟气分解生成碳黑,沉积在加热器上,导致加热器损坏,因此必须及时将加热产生的烟气排出。
热处理烟气的排出必须解决烟气降温和烟气流量的问题,热处理的烟气温度从150℃~700℃甚至更高,直接排气对排气风机的耐温有很高要求,如果后续需要对烟气进行回收处理的话,对烟气回收装置的耐温要求也很高。另外,如果烟气风机排气量太大,将会影响炉内的温度均匀性,这就对风机的选择带来了困难,要求风量不能太大。还有,因为烟气中的油性物质会在管道中沉积,积累到一定程度,在一定温度下,会出现管道着火。
基于以上原因,实际使用中一般不采用风机直排的方式,而是采用负压拔风的原理进行间接排烟。负压拔风机构一般由送风管、引(拔)风管和出风管组成,送风管和风机连接,引风管和炉子排气口相连,送风管嵌套在引风管内,风机产生的气体在送风管内流动,会在送风管末端产生负压区,该负压区也是引风管的出口,因此,利用负压可以将烟气吸入管道,这样既可以利用负压吸风,实现小流量排风,又可以通过风机将排出烟气降温,从而回避了高温的问题。
但这种办法还是有一些缺点的,首先,送风管和引风管的间隙不易控制,装置间隙过大或过小,负压就会很小,吸不出烟气;其次,如果装置出口阻力过大,可能导致逆风,风机不排风而是向炉子里罐风,这是很危险的。再次,管道中还会出现烟气油性物质的沉积,导致内外管排气间隙越来越小,最终失去排气作用,排气管只能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处理排烟装置,可以恒定排烟,不会出现火灾或逆风,也不易堵塞或清理容易,环保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热处理排烟装置,其中:包括高压水泵、喷嘴、进气喷淋管、水箱、烟气接入管、烟气排气管,所述进气喷淋管为T字型管道,一端与水箱侧面的喷淋入口固定连接,另一端从水箱上盖伸出与烟气接入管连接, 第三端垂直向下,所述喷嘴与高压水泵连接,并通过喷淋入口伸入到进气喷淋管内,喷嘴的喷淋方向朝下,所述水箱下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烟气排气管与水箱上盖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排烟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高压水泵的进水口通过入口连接管、过滤器连接到水箱的泵吸口上;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泵出口连接管、喷嘴与水箱的喷淋入口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排烟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进气喷淋管及烟气接入管上均设有螺纹,通过螺纹将水箱上盖与进气管密封垫及烟气接入管夹紧。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排烟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喷嘴为扁平状喷嘴,设置在喷嘴安装过渡管上,从水箱的喷淋入口中插入进气喷淋管,所述喷嘴的喷淋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排烟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箱的侧面设置了液位指示管接口、溢油口、溢流口、补水口;在两个液位指示管接口中间接有液位指示管,所述补水口与连杆浮球开关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排烟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水箱上部设置一个可以拆卸的水箱上盖,所述水箱上盖上设有进气喷淋管的插入口、观察口及与观察口配合的观察盖。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排烟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烟气排气管通过气液分离网置筒与水箱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网置筒中放置了气液分离网。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热处理排烟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烟气排气管连接后续的烟气分离装置。
采用了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技术效果:能够大幅度降低烟气温度、不会堵塞、流量温和,并且具有进行烟气预分离的功能,更加环保及低噪,成本较低,便于工业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东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燃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