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楼板装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9603.4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顾振良;孙召龙;唐永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G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板 装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楼板装配的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的建筑工程中,大部分屋顶以及小型楼房的屋顶均采用楼板。但是遗憾的是,一些施工不讲究方法,造成大量的工序浪费以及返工的现象。有的楼板装配甚至造成屋顶漏雨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楼板装配的方法,该方法使得楼板装配更加规范。
为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板装配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楼板支撑体安装;
2)半预制叠合粱、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吊装
3)附加钢筋及楼板下层横向钢筋安装;
4)水电管线敷设、连接;
5)楼板上层钢筋安装;
6)墙板上下层连接钢筋安装;
7)预留洞口支模;
8)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处理;
在所述步骤1)中,楼板支撑体系的木工字梁设置方向必须垂直于叠合楼板内格构梁的方向。
在所述步骤6)中,楼板上层钢筋网置于格构梁上弦钢筋上,与格构梁绑扎固定。
本发明方法解决了楼板装配施工中出现的返工、屋顶漏雨等问题,提高了房屋的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方法在于提供一种规范化的楼板装配方法,其步骤为:
1.楼板支撑体系安装
现场安装时不允许超过最大设置间距。支撑柱底部应设有防侧移的附加边撑。楼板支撑体系的木工字梁设置方向必须垂直于叠合楼板内格构梁的方向,起始支撑设置应根据叠合楼板与边支座的搭接长度来确定。
2.半预制叠合粱吊装
预制叠合梁的吊装应在叠合楼板安装前完成,叠合梁的安装质量应达到精准的要求,以保证后续叠合楼板的安装质量。
3.预制叠合楼板吊装,楼板吊装铺设完毕后的检查
叠合楼板的安装铺设顺序应按照板的安装布置图进行。
4.预制楼梯吊装
吊装楼梯时,需要用两个手扳葫芦配合使用,来调整预制楼梯的上下标高。
5.附加钢筋及楼板下层横向钢筋安装
楼板安装调平后进行附加钢筋及楼板下层横向钢筋的安装。
6.水电管线敷设、连接
楼板下层钢筋安装完成后,进行水电管线的敷设与连接工作。
7.楼板上层钢筋安装
楼板上层钢筋网应置于格构梁上弦钢筋上,与格构梁绑扎固定,以防止偏移和混凝土浇筑时上浮。
8.墙板上下层连接钢筋安装
墙板上下层连接钢筋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完成,纵横向连接钢筋要与楼板钢筋绑扎牢固。
9.预留洞口支模
楼板钢筋绑扎完毕后,木工就可以进行一些预留洞口的支模作业,预留洞口的尺寸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0.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处理
在墙板和楼板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单位应派专人对预制楼板底部拼缝及其与墙板之间的缝隙进行检查,对一些缝隙过大的部位进行处理,以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上述所有工作都完成以后,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应先对其进行全面检查。
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古建园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疫苗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带可拆卸防护的遮光布织物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