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9233.4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83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楼亚芳;张祖芳;卫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楼亚芳;张祖芳 |
主分类号: | A41D27/10 | 分类号: | A41D27/10;A41H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体 插肩袖 样板 设计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插肩袖是仅次于圆装袖用得较多的袖型。从构造上看,圆装袖是以人体的躯干与上肢的交界线臂根围线为界,分别对衣身和袖身进行的结构设计;而插肩袖是对人体的躯干部和上肢区域带的结构设计,所涉及的人体范围较多,结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插肩袖的研究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查阅的文献资料可以看出,目前业内已经对插肩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造型结构,从设计到工艺,静态与动态,定性与定量,以及对影响插肩袖的各种相关因素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也得出了大量定量的规律性结论。但在传统的结构设计中,都是根据经验先确定插肩袖倾斜角,在倾斜角确定后,来设计袖山高,确定身袖交叉点,进行插肩袖样板制作。倾斜角与袖子的美观性、舒适性间没有规律可寻,不便于灵活的进行结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解决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过程中,袖子倾斜角、身袖交叉点确定的科学性,来丰富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合体插肩袖样板设计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建立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X2和静态美观性Y1、动态舒适性Y2、动静态美观合体性Y3间的数学模型;
(2)取后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后1/4胸围宽点、腰围、后中心线,并收好后片省道;
(3)确定后衣袖倾斜角取值X1、袖长、袖口;
(4)确定后衣身与衣片交叉点O的取值X2,过交叉点O作后袖窿线的切线,将交叉点O以下的后袖窿弧线以切线对称,画袖肥线,得到袖山高;
(5)过交叉点O设计样板后袖窿弧线和后袖山弧线,将后袖中线、后袖底线画圆顺;
(6)取前衣片原型,确定肩宽、前1/4胸围线宽点、腰围、叠门宽,收胸省和腰省;
(7)画前袖中线、袖长、袖口;
(8)根据后片袖山高作袖中线的垂线,画好前袖窿弧线;
(9)将前袖中线、前袖底线画圆顺。
所述步骤(1)中建立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X2和静态美观性Y1、动态舒适性Y2、动静态美观合体性Y3间的数学模型分别为:
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X2与静态美观性评价值Y1间的数学模型Y1=1105-0.014X1+0.52X2;
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X2与动态舒适性评价值Y2间的数学模型Y2=0.969-0.015X1+0.06X2;
插肩袖倾斜角X1、身袖交叉点X2与动静态美观合体性评价值Y3间的数学模型,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5∶0.5时,Y3=1.037-0.014X1+0.056X2;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4∶0.6时,Y3=1.023-0.014X1+0.057X2;当静态美观性与动态舒适性的权重比为0.6∶0.4时,Y3=1.051-0.014X1+0.055X2。
所述插肩袖倾斜角X1在40°~45°之间。
身袖交叉点X2在3.8cm~6.6cm之间。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楼亚芳;张祖芳,未经东华大学;楼亚芳;张祖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92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