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取土钢筋砼螺杆桩成桩装置与成桩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58994.8 | 申请日: | 201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 发明(设计)人: | 孔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超 |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7/22;E02D5/38;E02D5/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取土 钢筋 螺杆 桩成桩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干取土钢筋砼螺杆桩成桩装置,包括一穿过桩机底座的钢模管,该钢模管上端配置一旋转动力头;其特征在于:
a.该钢模管(1)设置为底部开口、并从管底向上焊接有呈螺纹状的三角形钢条(2),形成一带外螺旋体的钢模管(1),该外螺旋体的螺纹圈数必须大于3圈;
b.所述旋转动力头(3)设置在所述钢模管(1)的管顶上,该旋转动力头(3)的下部设有十字形连接头(9);
c.所述钢模管顶端焊接一钢箍(11),该钢箍顶端设有槽口(12),该槽口(12)与所述旋转动力头的十字形连接头(9)相配合;
d.所述钢箍(11)与所述旋转动力头(3)的底座之间,配置有四个管顶夹钳(10),该管顶夹钳可以将所述旋转动力头与所述钢模管之间联接成一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取土钢筋砼螺杆桩成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模管(1)的中部设有辅助旋转动力装置(20),该辅助旋转动力装置包括带小齿轮(41)的辅助旋转动力头(4),该辅助旋转动力头连接一带液压抱管装置的齿轮箱(5),该齿轮箱的大齿轮(51)与所述小齿轮(41)相啮合;所述钢模管(1)外壁设有贴紧的摩擦瓦(13),该摩擦瓦连接一抱管千斤顶(14),该抱管千斤顶固定在所述大齿轮(51)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干取土钢筋砼螺杆桩成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头(3)、所述大齿轮(51)与所述钢模管(1)同步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干取土钢筋砼螺杆桩成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箱(5)设置为方形,该方形的四个边角各设有边孔,该边孔中设有立柱(7),该立柱(7)固定在所述桩机底座(6)上;该桩机底座(6)上还设有多个回程千斤顶(8),该回程千斤顶(8)的顶端与所述齿轮箱(5)底面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取土钢筋砼螺杆桩成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形连接头(9)是用十字形钢条焊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干取土钢筋砼螺杆桩成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2)设置四个,沿圆周均匀布置。
7.一种干取土钢筋砼螺杆桩的成桩方法,包括一穿过桩机底座(6)的钢模管(1),该钢模管(1)设置为底部开口并从管底向上焊接有呈螺纹状的三角形钢条(2),形成一带外螺旋体的钢模管(1);该外螺旋体钢模管上部配置一旋转动力头(3),该钢模管顶端焊接一钢箍(11),该钢箍顶端设有槽口(12),所述旋转动力头(3)下部设有十字形连接头(9),该十字形连接头与所述槽口(12)相配合;所述钢箍(11)与所述旋转动力头(3)的底座之间设有管顶夹钳(10);所述钢模管(1)的中部设有辅助旋转动力装置(20),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桩方法步骤是
第一步,所述钢模管(1)在设计桩位就位,启动所述旋转动力头(3),并将该钢模管旋转拧入土层;当进入硬土层工况,如果所述旋转动力头(3)的动力不足时,开动所述辅助旋转动力装置(20),以补充动力将所述钢模管(1)拧入土层至设计高程,此时,在所述钢模管(1)内进入了满管的土体;
第二步,将所述旋转动力头(3)从所述钢模管(1)上口移除,选择现有设备旋挖钻机或筒形专用取土器或专用排土装置取净所述钢模管内的土体(22);
第三步,所述钢模管(1)的上口置入钢筋笼(23)、灌入砼至满管;
第四步,将所述旋转动力头(3)的十字形连接头(9)固定卡入所述钢模管(1)上部的槽口(12)内,再将所述旋转动力头(3)的管顶夹钳(10)夹紧在所述钢模管(1)的上口,所述旋转动力头(3)反转,与此同时,随时检查所述钢模管(1)中砼高度,依靠该钢模管内砼的自重压力,才能形成所述螺杆桩的外螺旋体轮廓尺寸,一直旋转至将所述钢模管(1)全部离开土层,即形成所述钢筋砼螺杆桩(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超,未经孔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899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