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同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7791.7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8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史可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006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交 频分复用 系统 同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中的同步方法。
背景技术
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以其高效的频谱利用率、良好的抗多径衰落性能而被认为是第四代移动通信4G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OFDM技术已经在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数字音频广播(DAB)和数字电视广播(DVB)、IEEE 802.11、IEEE 802.16以及电力线宽带数据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OFDM的基本原理就是把高速的数据流通过串并转换,分配到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个子信道中进行传输。由于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会相对增加,因此可以减轻无线信道的多径延迟扩展的影响。并且还可以在OFDM符号之间插入保护间隔,令保护间隔大于无线信道的最大时延扩展,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ISI)。而且,一般都采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从而可以避免由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ICI)。
OFDM通信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图1中在OFDM系统的发送端,输入为二进制比特流或图像或随机序列an;然后,采用正交幅度调制(QAM)或相移键控调制(PSK)对an进行一次预调制,得到频域信号X(n),再经串并变换和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后得到时域信号x(n),该时域信号经并串变换、数模转换和低通滤波器后得到实际发送信号s(t)。在OFDM系统的接收端,实际上进行的是上述发送端的逆过程。
对图1的OFDM通信系统中的时域信号x(n)进行功率归一化,得到OFDM通信系统的时域抽样序列{xn}如下:
其中N为子载波数,Xk表示第k个子载波上的调制数据,j表示
OFDM优势的前提是要保证其正交性,一旦正交性得不到满足,受码间干扰和信道间干扰的影响,性能将急剧恶化。这样同步对于OFDM信号来说就非常重要。
传统的同步分为“分组检测”和“符号同步”两个分离的步骤。
一般OFDM系统都会设计前导结构来帮助同步的完成。如IEEE 802.11a系统,如图2所示。T1到T10为长度为16的相同短训练序列。LTS1和LTS2同为长度为64的长训练序列符号。短训练符号和长训练符号之间的GI2是长度32样点的循环前缀,这是为了保证长训练符号不受短训练符号码间干扰(ISI)的影响。
OFDM接收机利用前导中短训练符号的周期性,实现了基于延迟相关(自相关)的“分组检测”算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77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