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藤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7303.2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郁建平;伍贵祥;刘应俊;范家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郁建平;伍贵祥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新型藤茶加工工艺,通过采摘新鲜藤茶(4~7月份)嫩茎叶(藤茶原植物为葡萄科蛇葡萄属的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grossedentada (Hand-Mazz) W.T.Wang)),经过摊凉、高温杀青、第二次摊凉、揉捻、解块初烘、第三次摊凉、揉捻做型、干燥、第四次摊凉、平炒定型至足干、半成品入库、分级、包装等步骤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其特征在于采摘新鲜藤茶强制通风摊凉除挥发物,在高温下(100~180℃)除掉碳氢化合物(芳香烃类、醛类、烷烃烯烃类等)以及除梗,所得藤茶外观更像绿茶,无白霜及叶梗,茶汤无青草味。
3.一种新型藤茶加工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制作的:
(1)将采摘的新鲜藤茶嫩茎叶,在室内摊放8~10个小时,用鼓风机从底部强制通风摊凉,避免加工不及时导致新鲜藤茶嫩茎叶发酵以及除掉部分碳氢化合物;
(2)将步骤(1)得到的藤茶叶在130~170℃下杀青,在高温下除掉碳氢化合物(芳香烃类、醛类、烷烃烯烃类等),降低水分含量,使其含水量达60%左右;
(3)将步骤(2)得到的藤茶进行二次摊凉、通风冷却30~50分钟,冷后进揉捻机利用空、轻、空方式轻揉30~40分钟,使其成条率达到40%以上;
(4)将步骤(3)得到的藤茶叶解块,在80~100℃下初干,使含水量降至在35~45%,将此初干藤茶叶摊凉,强制通风40~60分钟冷却;
(5)将步骤(4)得到的初干藤茶第二次揉捻,在90~120℃下烘干,含水量降至15%左右;
(6)将步骤(5)得到的藤茶叶冷却,平炒造型,使其含水量达7~10%左右,冷却包装; 半成品入库;
(7)将步骤(6)得到的藤茶叶分级、筛分,在100~120℃下烘干15~30分钟,冷却包装成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郁建平;伍贵祥,未经郁建平;伍贵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73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