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合物掺杂锡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6611.3 | 申请日: | 201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9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王秋芬;赵阳;王岩;姚文慧;宗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485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 掺杂 锡酸锂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聚合物掺杂锡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锡基材料以其高的理论容量、低成本、低毒性、宽广的实用性是理想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文献“《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415,1-2(2006)pp.229-233”公开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锡酸锂材料。方法是将SnCl4·5H2O溶解于乙二醇中,搅拌后加入柠檬酸制得溶胶,制得的溶胶放入干燥箱中干燥,以使溶胶结晶;将蒸干溶剂的干凝胶放在电热炉上,加热使其燃烧直至完全;将得到的干凝胶在马弗炉中温度400℃时,预烧5h;把得到的上述物质经研磨后马弗炉中温度700℃烧结5h;得到Li2SnO3。经过电化学性能测试,首次放电容量可达到1080mAhg-1,充电容量423mAhg-1,首次不可逆容量657mAhg-1,经过5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380mAhg-1(在电流密度60mAg-1,电压范围0-1.0V)。但是,文献中制备的纯相Li2SnO3具有如下不足:Li2SnO3电极的首次不可逆容量较大,经过循环后放电保持容量较低(即循环性能欠佳)。这是由于锡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体积发生了膨胀和收缩,引起晶粒破碎,结构崩塌,导致电极的破坏,减少了电极的循环寿命,并且其在脱插锂反应时容易“团聚”,致使初始不可逆容量增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方法制备Li2SnO3首次不可逆容量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聚合物掺杂锡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得到聚苯胺(以下简称PANI)或者聚吡咯(以下简称PPy)掺杂的Li2SnO3负极材料。本发明合成的聚合物(PANI或PPy)掺杂的Li2SnO3材料,由于PANI或PPy的掺杂,可以有效地缓解充放电时所引起的体积变化,可以避免材料电极容量衰减过快,降低初始不可逆容量,同时增加导电性,使得Li2SnO3/PANI(PPy)负极材料的容量高于纯相Li2SnO3的循环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合物掺杂锡酸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摩尔数n聚合物单体∶n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60~170,将聚合物单体慢慢滴入pH值为1~2、摩尔浓度为0.01~0.02molL-1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中,同时剧烈搅拌。
(b)按照摩尔数n锡酸锂∶n聚合物单体=1∶1~10,将Li2SnO3粉末加入步骤(a)制备的溶液中,剧烈磁力搅拌0.5~1h形成微乳液,用冰水冷却备用。
(c)按照n聚合物单体∶n过硫酸铵=1∶1,配制2~3molL-1的过硫酸铵溶液,将其逐滴滴加入步骤(b)制备的溶液中,并保持搅拌10~12h。
(d)用与步骤(c)所制备溶液等体积的丙酮破乳,抽滤,再用1molL-1盐酸和去离子水反复洗涤滤饼至滤液澄清,将洗涤后的滤饼置于50~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重,研磨得到聚合物掺杂锡酸锂粉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微乳液聚合法得到Li2SnO3/PANI(PPy)材料。本发明合成的聚合物(PANI或PPy)掺杂的Li2SnO3材料,由于PANI或PPy的掺杂,有效地缓解了充放电时所引起的体积变化,避免了材料电极容量衰减过快,降低了初始不可逆容量,同时增加了导电性,使得Li2SnO3/PANI(PPy)负极材料的容量高于纯相Li2SnO3的循环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6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