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GPU的RS-DRAID系统及存储设备数据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56533.7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0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地云箱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G06F11/10;G06F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gpu rs draid 系统 存储 设备 数据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GPU的RS-DRAID系统以及基于GPU的存储设备数据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RS-DRAID算法是一种将RS纠删码(Reed-Solomon erasure codes)算法应用于分布式RAID系统的算法。Reed-Solomon erasure codes算法最初用于在不可靠的通道上进行传输时(当数据被删除时)进行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此外,RS-DRAID算法也可以用于RAID6中。其中,RADI6技术是在RAID 5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数据保护而设计的一种RAID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扩展RAID 5等级。RADI6与RAID 5的不同之处于除了每个硬盘上都有同级数据XOR校验区外,还有一个针对每个数据块的XOR校验区。
RS-DRAID算法的核心是采用数据和校验码的结构。其中,D1,D2,......,Dn为数据,C1,C2,......,Cm为冗余码。其中,冗余码C1,C2,......,Cm是将数据D1,D2,......,Dn通过冗余码算法F(D1,D2,......,Dn)进行计算得到的。D1,D2,......Dn和C1,C2,......,Cm构成数据,当硬盘的数据失效时,通过任意n个数据块(D1,D2,......,Dn)即可恢复。
RS-DRAID算法可以应用在多个硬盘同时失效的情况,因为在大型分布式RAID系统中硬盘个数动辄上千块,组件失效被视为常态。但是传统的RS-DRAID系统中校验码的计算均采用服务器中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进行。而在RS-DRAID算法中进行编码和解码均会耗费相当多的CPU资源。
传统的服务器集群现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数据的冗余保护:
(1)以同一份数据存储多份(通常为3份)镜像的方式实现数据冗余保护,但这种方式的硬盘利用率仅为n/3,其中n为硬盘数量。例如:谷歌文件系统(Google File System)。
这种方式的缺陷是:由于CPU占用资源过大,导致硬盘利用率很低。
(2)每个服务器上通过RAID技术来实现数据的冗余,大多数采用RAID5计算。其中,RAID 5为一种存储性能、数据安全和存储成本兼顾的存储解决方案,可以理解为是RAID 0和RAID 1的折中方案。RAID 5可以为系统提供数据安全保障,但保障程度要比Mirror低而磁盘空间利用率要比Mirror高。其中,硬盘利用率可以提高为(n-1)/n,其中,n为硬盘数量,1为校验盘的数量。但是仅能接受单个硬盘失效,即当单个硬盘失效时,RAID系统仍可以工作,但是读写性能急剧下降;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硬盘失效时,RAID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这种方式的缺陷是:无法支持多个硬盘同时失效,并且在单个硬盘失效时读写性能急剧下降且重建校验码的时间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PU的RS-DRAID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服务器集群中实现RS-DRAID算法的方式中,利用GPU代替CPU进行校验码的计算等过程,从而降低CPU的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存储设备的利用率。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GPU的存储设备数据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地云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地云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5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