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烘缸向心防水击虹吸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6466.9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江村;张晓斌;修杰;叶海波;郭方文;鞠成伟;赵东升;黄就;杨海堂;黄健;魏玉伟;林革;金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
主分类号: | D21F5/10 | 分类号: | D21F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129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向心 防水 虹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烘缸设备,尤其是一种烘缸向心防水击虹吸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速度在250/min以上烘缸常常采用旋转式虹吸器进行排水。旋转式虹吸器主要由圆形吸水盘、直形接管、中心排水管组成;圆形吸水盘固定在烘缸体上,圆形吸水盘通过直形接管与中心排水管连接,烘缸工作时,圆形吸水盘、直形接管、中心排水管与烘缸体一起旋转,凝结水经圆形吸水盘、直形接管、中心排水管排出缸外。其主要缺陷是:1、由于离心作用,使直形接管内凝结水需克服离心力后才能排出缸体;2、由于直形接管与缸体垂直,当排水异常产生水击现象时,水击瞬间巨大冲击力会对缸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背景技术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烘缸向心防水击虹吸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用吸水管代替圆形吸水盘,以增加吸水口吸入面积,吸水管的吸水口贴近缸体内壁,两头分别封死并固定在缸体和端盖封头上;用圆弧形接管代替直形接管,圆弧形接管一端与吸水管连接,另一端与中心排水管连接;由于该虹吸器吸水管与中心排水管的连接管采用了弧形连接管连接,从而使虹吸器内的凝结水在高速旋转时产生向心作用,使凝结水能够顺利排出缸体,同时当排水异常发生水击现象时,水击的冲击力不与缸体垂直,从而避免了水击瞬间巨大冲击力对缸体造成破坏。
以上所述的烘缸向心防水击虹吸器,由吸水管、圆弧形接管、中心排水管组成,吸水管固定在缸体和端盖封头上,圆弧形接管一端与吸水管连接,另一端与中心排水管连接。
以上所述的烘缸向心防水击虹吸器,其吸水管在贴近缸体内壁由头至尾开有一排圆形或长形吸水口,两端封死。
以上所述的烘缸向心防水击虹吸器,其圆弧形接管为圆弧形弯管,其弦长为吸水管到中心排水管的距离,一端与吸水管连接,另一端与中心排水管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烘缸向心防水击虹吸器主要由吸水管、弧形接管、中心排水管组成,当烘缸工作时,吸水管、弧形接管、中心排水管与缸体一起高速旋转,弧形接管内的凝结水由于高速旋转产生向心作用,使凝结水能够顺利从中心管排出缸体,同时当排水异常排水异常发生水击现象时,水击的冲击力不与缸体垂直,从而避免了水击瞬间巨大冲击力对缸体造成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简图。
图2是本发明装配简图A-A的剖视简图。
图3是本发明装配简图II的局部简图。
图中,1为吸水管、2为圆弧形接管、3为中心排水管、4为缸体、5为端盖封头、1-1为吸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烘缸向心防水击虹吸器,由吸水管(1)、圆弧形接管(2)、中心排水管(3)组成。吸水管(1)在贴近缸体(4)内壁由头至尾开有一排圆形或长形吸水口(1-1),吸水管(1)两封死并固定在缸体(4)和端盖封头(5)上。圆弧形接管(2)为圆弧形弯管,其弦长为吸水管(1)到中心排水管(3)的距离,一端与吸水管(1)连接,另一端与中心排水管(3)连接,其连接方式为法兰连接或活接头连接或插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4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电池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队列乱序的芯片模拟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