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结构的汽车排气消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6245.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2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袁守利;肖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市华夏消声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02 | 分类号: | F01N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1 | 代理人: | 张文雄 |
地址: | 524094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结构 汽车 排气 消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器,尤其是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改进结构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属于汽车配件及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排气噪声是汽车最重要的噪声源,因此,需在汽车上安装排气消声器,通过排气消声器控制汽车的排气噪声是切实有效的降噪措施,消声器的设计水平对汽车的噪声质量指标有很大影响,研究和设计出消声效果好、功率损失低、结构工艺性合理的排气消声器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汽车上所使用的大多数消声器的结构如下:在封闭的壳体内,第一、第二隔板与壳体轴向垂直、相互间隔排列,并将壳体内部隔离成第一、第二扩张腔室和阻性消声腔室三个腔室。进气管、出气管和过渡管与壳体轴向平行,相互间隔排列。进气管由壳体外一次穿过壳体前端盖和第一、第二隔板后穿入第二扩张腔室内。出气管从左腔室依次穿过第一、第二隔板和后端盖后穿出壳体。过渡管从第一扩张腔室穿过第一、第二隔板后穿入第二扩张腔室内。进气管、出气管和过渡管均为直管,其上分布有小孔。
上述现有技术结构排气消声器,由于进气管、出气管和过渡管均为直管,排气气流从进气管进入,经过过渡管,从出气管排出的过程中,气体被不断扩张和压缩,造成气流流速增加,排气气流速度的增加导致排气背压增加,发动机功率扭矩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气流速度由于进气管、出气管和过渡管结构导致气体不断被扩张和压缩后增大而使排气背压增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汽车排气消声器,该改进结构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可以增大发动机功率扭矩、有效消除低频噪声。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改进结构的汽车排气消声器,包括筒体、进气管和排气管,筒体由前端盖和后端盖密封;在筒体内设有与筒体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分隔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进气管为W型弯管结构,该进气管由第一直管、第一过渡穿孔弯管、过渡直管、进气喉管、第二过渡穿孔弯管和第二直管构成;第一直管从筒体的一外端部依次穿过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在第三腔体内与第一过渡穿孔弯管连接,第一过渡穿孔弯管通过过渡直管与第二过渡穿孔弯管连接,进气喉管设置在过渡直管的垂直方向上,第二直管与第二过渡穿孔弯管连接并经第三腔体穿过第二腔体至第一腔体内;排气管位于第一腔体内的端面设有喇叭扩口,排气管管体由第一腔体穿过第二腔体和第二腔体至筒体的另一外端部。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
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的前端盖、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后端盖可以都呈椭圆形状。
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排气管位于第三腔体内的部分可以开设有若干个小孔,在开设的小孔处覆盖有芦弗管,所述芦弗管内填充有吸声材料。
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第一直管在筒体外的一端为进气管的进气端;所述进气喉管在第二腔体内的一端和第二直管在第一腔体内的一端为进气管的两个出气端。
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第一过渡穿孔弯管和第二过渡穿孔弯管上可以分别设有三排穿孔,通过穿孔使第三腔体形成一个共振腔。
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所述进气喉管与过渡直管连接使第二腔体可以形成一个谐振腔。
本发明具有如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由于进气管的进气端与两个出气端之间用过渡穿孔弯管过渡,使气流能平滑地流过过渡直管,过渡穿孔弯管上的穿孔段使所在的第三腔体形成了一个共振腔,因此,具有降低了流动阻力、减小了排气背压以及消除部分频段噪声的突出效果;而且进气管在第二腔体的出气端,通过喉管形成一个谐振腔,该谐振腔使低频噪声得到降低。
2、本发明由于排气管位于第一腔体的端面设有扩口,扩口结构通过倒圆角与其管体平滑过渡连接,因此可保证排气气流不会与管路出现壁面分离,可以降低排气气流速度,可以使排气气流经过平滑的扩张和收缩后,速度大大降低,排气背压减小,发动机功率扭矩得到提高。
3、本发明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实用性强,使用寿命长,可以减少环境的噪声污染,满足了广大市民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
其中,1-筒体,2-进气管,3-排气管,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第一腔体,7-第二腔体,8-第三腔体,9-芦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
图1、图2和图3构成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市华夏消声器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市华夏消声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2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冷却器
- 下一篇:架桥机过路基用推行装置及架桥机过路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