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线监测LED光源报废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5997.6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任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4 | 分类号: | G01R31/44;G01J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冯铁惠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监测 led 光源 报废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光源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线监测LED光源报废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LED(Lighting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亦称为固态照明,是指用固态发光器件作为光源的照明。它是利用固体半导体芯片作为发光材料,在半导体中通过载流子发生复合放出过剩的能量而引起光子发射,直接发出可见光。LED光源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寿命长、色彩丰富、耐震动、可控性强等特点。
LED光源照明的主流是高亮度的白光LED。经过技术的不断改良,其发光效率有了较大的提升,LED光源被称为“绿色能源”已开始逐渐向传统照明领域渗透。传统照明领域的白炽灯、卤钨灯、荧光灯等大部分的耗电变成热量损耗,造成资源的浪费,目前LED光效已经可以实现100流明/瓦,加上其自身的特殊优势,LED光源在照明领域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LED灯具中的LED光源寿命大多在5万小时左右,但在使用期间其亮度已开始衰减,加上受环境温度,连续使用时间长短的影响,使LED灯具的光源的生命的长短不一致。条件恶劣其寿命越短,发光效率衰减的越快。有的LED光源使用寿命甚至低于2万小时。LED光源的光效衰减变化非常缓慢,人眼无法察觉,如果作为照明用的灯具不能达到标准的照明亮度时继续使用,会对人的视力造成损伤。
为了避免人们继续使用由于光衰而不符合标准照明亮度的LED灯具,对人的视力造成损伤,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应用于各种LED光源的在线监测LED光源报废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在线监测LED光源报废的装置及方法,避免了当LED照明灯具由于光衰达不到标准照明时继续使用对人的视力造成的损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在线监测LED光源报废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号检测单元,检测LED光源的强度并进行信号转换;
信号采集转换单元,对检测信号进行采集并进行转换处理;
信号处理单元,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自动分析得出LED光衰率;
报警装置,提示LED光源报废;
其中,信号检测单元将检测的模拟信号传输到信号采集转换单元,信号采集转换单元对模拟信号进行采集并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到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对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得出LED光衰率,达到报废值时控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检测单元包括光敏电阻,用于检测光强,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包括但不仅限于单片机、ARM、CPLD、DSP、FPGA。
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还用于存储LED光源出厂时的初始光强。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包括发声装置、显示装置或其组合,其中发声装置包括蜂鸣器,显示装置包括报警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用于对被确定为光衰率处于50%以下的LED光源提示报废。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用户操作界面,用于向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件输入信息,所述用户操作界面包括键盘、编码器、按钮或其组合。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采用所述装置在线监测LED光源报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线检测LED光源当前的最大光强值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S2:信号采集转换单元对步骤S1输出信号进行处理;
S3:信号处理单元分析得出当前LED光源的光衰率;
S4:报警装置发出警报提示LED光源报废。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1之前的步骤S5预置并存储LED光源出厂时的初始光强。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采用光敏电阻在线检测LED光源当前的最大光强值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到信号采集转换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信号采集转换单元对检测信号进行采样、放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输出给信号处理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信号处理单元对步骤S1中检测的最大光强值和步骤S5中的初始光强进行分析处理得出LED光源的光衰率。
进一步的,报警装置对被确定为光衰率处于50%以下的LED光源提示报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9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