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具及其散热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55859.8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方议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F21V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牟长林 |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及其 散热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灯具,尤其是一种具有高散热效能及低运转噪音的散热单元的灯具。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其为一种现有具有散热单元的灯具,该现有灯具9包含一外壳91、一散热器92、一散热风扇93、一发光单元94及一透光罩95。该外壳91具有一组装口911;该散热器92结合于该外壳91的组装口911,该散热器92的一侧凹设一容置空间921,且该散热器92具有一第一气流通道922及一第二气流通道923,该第一气流通道922连通该外壳91的内部及外部,而该第二气流通道923连通该容置空间921的底部及该外壳91的外部;该散热风扇93包含一扇框931、一驱动马达﹝未绘示﹞及一扇轮932,该扇框931形成一筒状风道且该扇框931设置于该容置空间921内,该驱动马达的定子固设于该扇框931的筒状风道内,而该扇轮932也位于该筒状风道内,且该扇轮932结合于该驱动马达的转子,以便相对该扇框931旋转;该发光单元94结合于该散热器92的另一侧,以通过该组装口911发射光线至该外壳91的外部;该透光罩95结合于该散热器92且覆盖该发光单元94。
借助上述结构,当散热风扇93的驱动马达及该发光单元94通电运作时,该发光单元94所产生的废热可传导至该散热器92,而该散热风扇93的扇轮932则驱动气流由该外壳91的外部通过该第一气流通道922之后,由该扇框931的顶部进入该筒状风道,再由该筒状风道的底部通过该第二气流通道923而重新排放至该外壳91的外部,以便驱散该散热器92上的废热,进而降低该发光单元94的工作温度,达到维持该发光单元94的发光效能及延长使用年限的目的。
然而,由于上述现有灯具9的散热风扇93具有该扇框931,因此该扇框931底部延伸于该容置空间921及第二气流通道923之间的下缘部位易于导致紊流产生,不仅因而提高运作噪音量,也会大幅降低气流量及散热效率。此外,由于必须在该散热器92内部形成该第一气流通道922及第二气流通道923,因此也相对提高了该现有灯具9的散热器92的结构复杂度及制造成本。
基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进一步改良上述现有灯具9,以期能够具有高导流顺畅度、低运作噪音、高散热效率及低制造成本等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及其散热单元,在该散热单元的散热导流座直接设置一驱动件,以顺畅地导引气流在该散热导流座的内气流通道中流动,以达成提升气流量及散热效率,并降低运作噪音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具及其散热单元,在该散热导流座的内部仅形成该内气流通道,而一外气流通道形成于该散热导流座及一外壳之间,以达成降低散热导流座的结构复杂度及制造成本的功效。
根据本发明的灯具,包含一外壳、一散热单元及一发光单元。该外壳的二端分别设有一组装口及一电连接件;该散热单元通过该组装口设置于该外壳内,该散热单元具有一散热导流座、一驱动件及一扇轮,该散热导流座具有一侧墙部、一内气流通道、一基部及至少一通孔,该侧墙部结合于该外壳,且于该侧墙部内形成该内气流通道,该基部设置于该内气流通道中,该通孔穿透该基部并连通该内气流通道,该驱动件设于该基部上且电连接至该电连接件,该扇轮可转动的结合于该驱动件;该发光单元结合于该散热导流座,并电连接该电连接件。其中一外气流通道形成于该散热导流座的侧墙部及该外壳之间。
所述散热单元另具有一结合件,该结合件结合于该驱动件及散热导流座之间,且该结合件具有一镂空开口与该通孔相连通。
所述结合件具有一基座、一卡掣部及至少一连接肋,该基座位于该内气流通道中且承载该驱动件,该卡掣部与该侧墙部朝向该内气流通道的一侧相抵接,该连接肋连接该基座及卡掣部。
所述卡掣部呈环状环绕该扇轮的外周。
所述结合件另具有至少一挡止片,该挡止片由该卡掣部沿该扇轮的径向朝外延伸,且该挡止片与该通孔于该扇轮的轴向上相对位。
所述结合件的基座与该散热导流座之间形成一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灯具的散热单元,包含一散热导流座、一驱动件、一扇轮及一结合件。该散热导流座具有一侧墙部、一内气流通道、一基部及至少一通孔,该侧墙部内形成该内气流通道,该基部设置于该内气流通道中,该通孔穿透该基部并连通该内气流通道;该驱动件设于该基部上;该扇轮可转动的结合于该驱动件;该结合件结合于该驱动件及散热导流座之间,且该结合件具有一镂空开口,该镂空开口与该通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前照灯
- 下一篇:磁性纳米粒子射流与磁力工作台耦合油膜形成工艺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