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共聚物及其形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5608.X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魏腾芳;陈钰婷;陈俊智;邓克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聚物 及其 形成 方法 | ||
1.一种共聚物,其至少由下列成分进行共聚合而成,包括:
(a)第一亲水性单体,包括:4-氨基-2-亚甲基-4-氧代丁酸、4-氨基-2-亚甲基-4-氧代丁酸盐、或前述的组合;以及
(b)第二亲水性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盐、丙烯酰胺、或前述的组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约为11,000-23,000g/mole。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4-氨基-2-亚甲基-4-氧代丁酸盐、丙烯酸盐分别独立地包括其锂盐、钠盐、钾盐、镁盐、铝盐、钙盐、或前述的组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第一亲水性单体的含量大于10w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第一亲水性单体的含量介于10wt%-30wt%。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第二亲水性单体的丙烯酸、丙烯酸盐含量介于45wt%-90wt%。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第二亲水性单体的丙烯酰胺含量介于10wt%-33w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共聚合还包括使用交联剂,以形成超高吸水性聚合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联剂含量为第一亲水性单体与第二亲水性单体总合计重量的1.0wt%。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其中该交联剂包括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第一亲水性单体的含量大于10wt%。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第一亲水性单体的含量介于10wt%-30wt%。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第二亲水性单体的丙烯酸、丙烯酸盐含量介于45wt%-90wt%。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共聚物,其中该第二亲水性单体的丙烯酰胺含量介于10wt%-33wt%。
15.一种共聚物的形成方法,包括以至少下列成分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a)第一亲水性单体,包括:4-氨基-2-亚甲基-4-氧代丁酸、4-氨基-2-亚甲基-4-氧代丁酸盐、或前述的组合;以及
(b)第二亲水性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盐、丙烯酰胺、或前述的组合;起始剂含量为第一亲水性单体与第二亲水性单体总合计重量的1.0wt%;该起始剂包括水系偶氮二异丁腈,聚合反应温度为70℃,时间为30分钟;其中该第一亲水性单体的含量为10wt%-30wt%,该第二亲水性单体的丙烯酸、丙烯酸盐含量为45wt%-90wt%,该第二亲水性单体的丙烯酰胺含量为10wt%-33wt%。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共聚物的形成方法,其中该共聚合反应的进行还包括使用交联剂,以形成超高吸水性聚合物;所述的交联剂含量为第一亲水性单体与第二亲水性单体总合计重量的1.0wt%,其中该交联剂包括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其中该第一亲水性单体在该共聚物中的含量为10wt%-30wt%,该第二亲水性单体的丙烯酸、丙烯酸盐含量介于45wt%-90wt%,该第二亲水性单体的丙烯酰胺含量介于10wt%-33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60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