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的冲压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55487.9 | 申请日: | 2011-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 发明(设计)人: | 石铁光;万国元;石晶;徐家钜;钱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华铁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110015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中冷器气室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汽车中冷器气室的模具,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中冷器是一种新型环保节能性产品,中冷器与汽车发动机配套,与涡轮增压器匹配使用,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气-气热交换,冷却涡轮增压器输出的高温、高压空气,使发动机燃料充分燃烧,提高功率,减少气态废弃物和微颗粒物质的排放,使尾气排放达到一定限制规定的标准。
传统的中冷器气室一般为铝铸气室,由于铸造加工过程中工艺技术上的原因,致使气室铸件存在着内外表面光洁度差、铸体壁厚不均匀、局部加工尺寸不标准、铸件存在砂眼、气泡和裂纹等问题。
因此,亟待研究开发一种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汽车中冷器气室模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汽车中冷器气室内外表面光洁度差、铸体壁厚不均匀、加工尺寸不标准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中冷器气室的冲压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凹模、凸模、上模座、下模座、退料装置及压料装置,其中上模座及下模座分别安装在油压机的上、下工作台上,所述上模座由油压机上工作台上的油缸驱动上下往复运动;所述凹模及凸模分别安装在上模座及下模座上,所述压料装置套设在凸模上,并由油压机下工作台上的气缸支撑;所述退料装置安装在凹模上,与所述凹模一起随上模座运动。
其中: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料圈顶杆及压料圈,其中压料圈顶杆与油压机下工作台上的气缸输出端相连、由所述气缸提供支撑压料圈的动力,压料圈顶杆的另一端由所述下模座穿过;所述压料圈套设在凸模上、并与所述压料圈顶杆的另一端抵接,由压料圈顶杆支撑;所述压料圈通过油压机下工作台上的气缸支撑;所述压料圈顶杆对压料圈的支撑力小于所述凹模的压力,压料圈顶杆通过油压机下工作台上的气缸驱动以及通过凹模的下降沿压料圈顶杆的轴向上下浮动;所述压料圈中间开有供所述凸模穿过的孔;所述压料圈顶杆为多个,在下模座上开有与压料圈顶杆数量相等的通孔,每个压料圈顶杆的另一端分别由一个通孔穿过;所述退料装置包括退料块及退料螺杆,其中退料块安装在凹模上,所述退料螺杆的一端与退料块螺纹连接,另一端由所述上模座穿出,与油压机上工作台上安装的撞块相对应;所述退料块安装在凹模的中部,在上模座的中间开有供所述退料螺杆穿出的孔。
本发明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发明冲压模具结构简单,易拆装维修;凸模上设置了可上下浮动的压料装置,使得板料在冲压时不会发生窜动,凹模上设置了退料装置,便于冲压完成后退料。
2.经冲压成型的汽车中冷器气室,工艺尺寸规范,符合设计图纸的技术标准,保证了气室的加工质量。
3.经冲压成型的汽车中冷器气室,腔体内侧清洁度和表面光洁度好,安装使用后,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可提高其散热功能。
4.冲压成型的汽车中冷器气室,可一次加工完成,总成组合加工时可实施与芯体的整体性钎焊,节省了传统的氩弧焊二次焊接工序,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生产成本。
5.冲压成型的汽车中冷器气室,用1.5mm4045/3003/7072复合铝板材料代替厚度5-6mm铝铸气室,降低了总成的重量,符合产品轻量化的发展要求,
6.冲压成型的中冷器气室外形美观,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冲压模具制造出的汽车中冷器气室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压料圈顶杆,2为下模座,3为压料圈,4为内六角螺栓,5为气室,6为凹模,7为上模座,8为退料块,9为退料螺杆,10为凸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凹模6、凸模10、上模座7、下模座2、退料装置及压料装置,其中压料装置包括压料圈顶杆1及压料圈3,退料装置包括退料块8及退料螺杆9。上模座7安装在油压机的上工作台上,通过油压机上工作台上的油缸驱动上下往复运动;下模座2固定在油压机的下工作台上。凹模6通过内六角螺栓4固接在上模座7的下表面,凸模10通过内六角螺栓4固接在下模座2的上表面、并与所述凹模6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华铁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华铁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冲击改性的不饱和聚酯玻璃钢模塑料
- 下一篇:恒温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