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及其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5474.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38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钟晓光;朱勇;邹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77/00;C08L33/08;C08L45/00;C08K13/06;C08K9/04;C08K3/22;C08K3/38;C08K5/103;C08K5/3492;C08J3/22;C08J3/28;C08J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油型半硬 阻燃 收缩 双层 套管 及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双层热缩套管也称作带胶热缩套管,外壁为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辐照交联聚烯烃材料,内壁为在收缩温度下可熔融流动的热熔胶。随着近年来汽车、电子、机械市场迅速发展与细分,使得传统双层热缩套管越来越难以适应种种市场需求,对于各类机油、润滑油、清洁剂的广泛使用,现有的双层热缩套管不具有抵抗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各类机油、润滑油、清洁剂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的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及其加工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其包括:胶层和用于包住所述胶层的外壁,其中,按照重量份数比,分别包括以下组份:
A)外壁
B)胶层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与LLDPE比例为(1-3)∶1。
优选地,所述超细表面处理活性氢氧化铝和超细表面处理活性氢氧化镁都使用表面处理剂进行活化和超细处理,所述表面处理剂为二硬脂酰氧异丙氧基铝酸酯,用量为改性填料重量的0.5-3%。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复合抗氧剂,包括:受阻酚类抗氧剂和辅助抗氧剂,所述受阻酚类抗氧剂为2,6-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或者四〔β-(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所述辅助抗氧剂为双十二碳醇酯、双十四碳醇酯或者双十八碳醇酯。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锌或硬脂酸。
优选地,所述敏化交联剂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MA)或三烯丙基异氰脲酸酯(TAIC)。
优选地,所述光稳定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癸二酸双(2,2,6,6-四甲基-4-哌啶)酯、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乙醇)的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中EA含量为10-20%,熔融指数为5-10g/10min。
优选地,所述增粘树脂为萜烯树脂,软化点为90-11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的加工工艺,其包括步骤:
A、外壁料的制备步骤:将上述外壁的组份加入混合机,在100℃(±10℃)混合5-10min,然后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在150-250℃下混炼、挤出、拉条、水冷、风冷、切粒,得到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外壁料;
B、热熔胶的制备步骤:首先将聚酰胺在除湿房中干燥24小时,将原材料加入混合机,在80℃以下混合5-10min,然后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在100-150℃下混炼、挤出、拉条、水冷、风冷、切粒,得到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内壁料;
C、双层共挤步骤:母粒在配有口模、芯棒的单螺杆挤出机在110-250℃下挤出成管;
D、辐照步骤:挤出管材在2.0MeV以上能量电子加速器辐射交联,辐照剂量为6.0Mrad-18.0Mrad;
E、扩张步骤:辐照后管材在100-180℃下,真空扩张设备扩张2-4倍,冷却、定型。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及其加工工艺,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同时,对各类机油、润滑油、清洁剂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耐热、阻燃,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双层热缩套管在油性环境下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耐油型半硬阻燃热收缩双层套管,其包括:胶层和用于包住所述胶层的外壁,其中,按照重量份数比,分别包括以下组份:
A)外壁
B)胶层
其中,所述聚乙烯(LDPE)与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比例为(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宏商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