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干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55191.7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9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楼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21 | 分类号: | H01M4/2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2552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蓄电池 极板 固化 干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铅酸蓄电池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干燥方法
背景技术
生极板的固化干燥是铅酸蓄电池极板制造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到化成难易程度、化成后极板的机械强度和电性能,关系到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大小和寿命长短。所以涂填后的生极板的固化过程不可掉以轻心。
极板固化干燥工序就是把涂有湿膏的极板,在高湿和一定温度下,使极板中水份蒸发,并使湿膏中发生某些变化,最后湿极板成为有一定强度干燥的生极板,用于后续的处理。
固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有:铅膏中的金属铅进一步氧化。和膏用铅粉的氧化度一般在75%~85%左右,在和膏的过程中会有一部分铅被氧化,和膏后未氧化的铅在10%左右,这部分铅需要在固化的过程中逐渐被氧化。铅膏中铅的氧化程度是极板固化好坏的一个主要标志,即铅膏中的游离铅含量在3%以下,水分在2%以下。铅膏中铅的氧化与铅膏中含水量、固化温度、固化湿度、固化时间四个因素有关。而高温(≥80℃)固化有利于4BS(4PbO·PbSO4)的生成,固化后的极板有较低的初容量和好的循环寿命。无论是高温固化还是低温固化,较高的相对湿度是固化的必然条件。生产中往往采取较长的固化时间来完成固化(一般都在24h以上),以使固化完全彻底。在固化过程中,每两片极板间需留有一定的缝隙,一般为2mm~4mm,这极大地浪费了固化室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能有效减少固化干燥时间、节约固化干燥空间的固化干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适用于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干燥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涂填后的生极板通过快速表面干燥阶段、常温固化阶段和极板干燥阶段三个阶段进行固化:
所述快速表面干燥阶段的固化条件为:温度200℃~320℃,时间30s~40s,湿度在20%以下;
所述常温固化阶段的固化条件为:温度50℃~85℃,时间5h~10h,湿度在85%~99%;
所述极板干燥阶段的固化条件为:温度70℃~85℃,时间15h~17h,湿度在20%以下。
本方法中的快速表面干燥阶段的固化条件优选为:温度200℃~300℃,时间35s~40s,湿度在20%以下。温度进一步优选为250℃~300℃。
本方法中的常温固化阶段的固化条件优选为:温度50℃~80℃,时间5h~10h,湿度在85%~99%;温度进一步优选为70℃~80℃,时间进一步优选为5h~8h,湿度进一步优选为90%~99%。
本方法中的极板干燥阶段的固化条件优选为:温度70℃~80℃,时间16h,湿度在20%以下。
本发明中多个极板在常温固化阶段和极板干燥阶段中,相邻两个极板之间无缝摆放。
本发明对生极板上涂填的活性物质及涂填方法并无具体要求,本法可适用于铅酸蓄电池的各种极板的固化干燥。
本固化干燥方法可直接在现有的固化室或其他常规的固化设备中进行。
本方法能有效节省固化干燥时间,一般只需20~21h即可完成固化,多个生极板之间可直接紧邻无缝摆放,极大了提升了固化空间和效率,同时极板游离铅含量和水含量也优于现有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厚度为1.5mm的极板为例,介绍该固化干燥方法:
将将多个涂填后的生极板(常规铅酸蓄电池极板用负极板)一起放入固化室中,按下述方法进行固化干燥,并随机抽取其中的5个极板分别编号1-5并测试。
快速固化阶段温度为300℃,时间35s,湿度10%;常温固化阶段温度80℃,时间5h,湿度为95%,干燥阶段温度为80℃,时间为16h,湿度0%。在常温固化阶段和干燥阶段,极板间采用无缝摆放。
将上述同批次的另一部分生极板进行普通固化干燥,即先常温固化,再干燥。常温固化阶段温度70℃,时间32h,湿度为95%;干燥阶段温度为80℃,时间为16h,湿度0%。随机抽取其中的1个极板编号为6并进行测试。
结果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登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51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导管移动以及用于导管定位的设备和方法
- 下一篇:信号线补偿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