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容直杆式位移传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4773.3 | 申请日: | 201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力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少文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直杆式 位移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容直杆式位移传感器,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电容直杆式位移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见的位移传感器多为接触式的滑动变阻式,其原理是一个拉杆顶端安装弹性滑片,拉动拉杆时带动滑片在条形金膜电阻片或线绕的圆柱形电阻上滑动,从而检测拉杆的相对的位移量。
但是,接触滑动变阻式位移传感器因滑片和电阻片之间存在滑动摩擦,所以使用寿命有限,可靠性差,同时位移的分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的电容直杆式位移传感器,其解决了现有位移传感器使用寿命有限、可靠性差、分辨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容直杆式位移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包括设置有轴向盲孔的绝缘外壳、设置在盲孔出口处的堵头、紧贴外壳内壁设置的电容极片A、紧贴电容极片A设置的绝缘套管、可在绝缘套管内轴向滑动的电容极片C、一端与电容极片C固连且另一端伸出堵头的拉杆;所述电容极片A为展开后形状相同但位置错开180°的三角形或梯形电容极片;所述电容极片A通过电容极片A引线引出外壳;所述电容极片C、拉杆和堵头均为金属材料,所述堵头上设置有电容极片C引线。
上述电容极片C为环状或片状电容极片。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
1、使用寿命长。本发明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式,电容片和筒形电极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可提高使用寿命。
2、可靠性高。本发明用堵头将外壳的盲孔密封,避免了灰尘和水汽进入传感器内部,可靠性明显提高。
3、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位置或移动量经常变化的场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D-D剖视图;
图4是图1中E-E剖视图;
图5是图1中F-F剖视图;
图6是图1中电容极片A和电容极片C展开后的关系示意图;
图7是电容极片C向左移动后电容极片A与电容极片C的关系示意图;
图8是电容极片C向右移动后电容极片A与电容极片C的关系示意图;
其中:1-安装架;2-电容极片A引线;3-电容极片A;6-堵头;7-绝缘套管;9-拉杆;10-电容极片C;11-电容极片C引线;12-外壳,13-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发明电容直杆式位移传感器,包括设置有轴向盲孔的绝缘外壳、设置在盲孔13出口处的堵头、紧贴外壳内壁设置的电容极片A、紧贴电容极片A设置的绝缘套管、可在绝缘套管内轴向滑动的电容极片C、一端与电容极片C固连且另一端伸出堵头的拉杆9;电容极片A展开后为三角形电容极片,参见图3至图8;电容极片A通过电容极片A引线引出外壳;电容极片C、拉杆和堵头均为金属材料,堵头上设置有电容极片C引线;拉杆用于和被测物体相连,被测物体的直线位移量经过拉杆后形成电容极片C的直线位移量,再经过电容极片A成为位移测量信号。
本发明原理:
当传感器的拉杆带动环状或片状电容极片C在三角或梯形电容极片上移动时,因电容的容量为C=μS/L与电容极片的面积成正比与极片的距离成反比,所以可引起电容容量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力,未经孙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4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